大黄(川军、酒军、蛋吉、锦纹)

中药笔记

【来源】  廖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无星点,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砾感。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涩者为佳。

【显微鉴别】  草酸钙簇晶大型。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

【理化鉴别】

⒈ 大黄饮片或横断面紫外线灯下显红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土大黄)。

⒉ 大黄粉末或稀醇浸出液加碱显红色。

【主治与应用】

⒈ 用于实热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攻积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⒉ 用于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治疗血热迫血上逆之吐血、衄血、咯血及火热上炎所致咽痛目赤、口疮、牙龈肿痛等,均可配用黄芩、黄连等药物。

⒊ 用于热毒痈肿疔疮,肠痈腹痛,外治烧烫伤。

⒋ 治妇女瘀血经闭,月经不调,常与核桃、当归等配用;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常配桃仁、土鳖虫等药;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红花、当归等药。

【药理作用】 

⒈ 泻下

⒉ 保肝、利胆

⒊ 保护胃黏膜、抗急性胰腺炎

⒋ 改善肾功能

⒌ 对血液:

① 止血,缩短出血时间

② 改善血液流变性

③ 降血脂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成药举例:三黄片,大黄䗪(zhe)虫丸等

✘大黄常见伪品:

⒈ 藏边大黄    有少数星点,新鲜断面荧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⒉ 河套大黄(波叶大黄)    无星点,新鲜断面荧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⒊ 华北大黄    断面无星点,新鲜断面荧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因其通腹泻热、解毒逐瘀的功效峻猛,有推陈致新的功效,所以被称为"将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