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五(2020-4-17)周五
记录,是将过去赠予未来。
宜好好吃饭
有时会到寺庙用斋。
寺庙里用斋时那种沉静和合的气氛,常使我感受到吃一餐饭也是多么庄重的事。
庙里的斋堂通常会挂一块匾,上面写着“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吃饭时要常常想到,每吃一餐饭,众生所费的工夫甚多,从耕种、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因此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寸菜。吃饭时应该这样观照。
此外,应该事先预防,使自己的心远离过失,过失就是贪、痴、嗔三毒,于上味食不起贪,于中味食不起痴,于下味食不起嗔。吃饭时应该这样观照。
最后,要知道不吃饭就会饥渴生病,为了成就修道的事业,应该好好地吃这一餐饭,多食致患,少食气衰,应该适量地饮食。吃饭时应该这样观照。
我很喜欢“食存五观”,这使我们知道即使每天都在进行的吃饭的小事,也都是很好的观照与修行的时机。
吃饭时有好的观照、好的心情,是每一餐饭都可能的。以智慧第一著称的文殊师利菩萨说: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
不管是美好的食物或不好的食物,柔软的食物或粗糙的食物,我不仅心里总是欢喜,并且常以众生为念,这使我们的吃饭也充满了深刻的意义。
本文摘录于林清玄《心外无物 随遇而安》
寸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