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之分析语言特点【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分析语言特点是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妙用讳饰,文笔曲折:恩格斯不直说马克思逝世,而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就是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

的心里。

语言准确生动。如第3段阐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用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中“繁芜丛杂”和“掩盖”。“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繁芜丛杂”极为贴切、准确,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例子可以参考全国高考题

解答文章语言特点应注意的问题

1.从整体上阅读全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具有多向性:如语言典雅、清丽、委婉等。要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从具有个性的词语方面分析

具有个性的词语是指能体现语言风格的词语,这些词语在字里行间具有明显的表意特征。在答题时可筛选出来,用事实说话,一定结合具体语句,不要架空分析。

3.从句式特点上分析

句式特点是指词语或语句的搭配方式:如长短结合、骈散结合、善用短句、文白夹杂、句子倒装等。。

所时要紧扣特点分析句式,不要因为句式特殊而忽视了语言的总的特点。

4.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角度分析

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表现手法则指描写、议论、抒情等常用的表现形式。分析时要以题设问,可以分析某种表现形式的某个侧面,只要贴近语言风格即可。

以上所有的回答都要回到文章本身,不能只泛泛而谈,而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是什么?语境:语用活动的环境,简称语用环境或语境,主要包括交际对象、表现对象、时空环境、社会文...
    fe9d8362e0e8阅读 5,781评论 0 17
  • 今天特别的烦,于是选择了到公园跑步。 大概五个多小时,把太阳走没,把跑道上的人走没,一个人走,走走跑跑,走走停停,...
    心我听你说阅读 324评论 1 1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关灯后的房间,依旧...
    豆四吧阅读 2,619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