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深夜回来的那个夜晚,大约11点钟到家,泡完脚后,一个人静静的躺在沙发上,突然无意中点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才发现上一条动态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前的了。
再点开以前在朋友圈里很活跃的几个好友,情况也竟然与我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早已经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
很多人都感觉到,在不知不觉之中,他们的微信好友,似乎渐渐地淡出了朋友圈。
过去,我们看一节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要发条朋友圈谈谈感想;去了某个好玩的地方,要发条朋友圈留个纪念;即使是在路上,偶然看见一对手拉手的情侣,路边一朵美丽的野花,一栋奇怪的房子,都要发条朋友圈表示喟叹。
而现在,有时点开某个朋友圈,一年发布的朋友圈没超过5条,再点开另外一个:“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更有的甚至不可见。
勤快的除了少数几个总是很活跃的老面孔,都是卖面膜、膏药、洗发水等之类的微商产品,还有的卖保险的也比较勤快。
如今,大部分人的微信发展史都是这样的:
从注册微信号的那天开始,微信加的都是身边玩的比较好的同党,可以肆无忌惮地想说啥就说啥;
后来,微信加了亲人,发圈的话术就要小心谨慎了许多,不敢发那些会让家人担心的东西了;
再后来,工作后,微信又加上了新同事和上司,与工作性质相关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言谈更要谨慎,甚至偶尔还要身不由己地帮忙转发、点赞、投票一些“任务”;
再后来,微信又加上与生活中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一些陌生好友,比如物管、小区业主、同业交流等,微信的生态圈开始变得杂乱起来。
朋友圈,从一个情绪发泄的“私人庭院”,渐渐变成了你来我往的“社交江湖”。
虽然大部分的好友你都熟悉,但却未必是可以交心的。
当我们微信通讯录列表里的名单越来越多时,真正深交的人却寥寥无几,98%的人不过是“点赞之交”。
如今,这个叫朋友圈的地方,早已经不全是朋友了,而是一个“社交江湖”。林子大了,各种鸟儿都有,这样的地方,越是让人觉得,发圈一定要谨言慎行。
你随随便便发的一条动态,可能会被你的好友各种解读、询问、质疑,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你防不胜防。
有一天,我在某地方散步时,发现该地方全是别墅房,却无一个人在这里居住,这么好的别墅区却成为了空城,可惜!并配了几张图片。发出去之后,各种评论,让我措手不及。有的说我真有钱,还买别墅了;更有的说我在为房开商打小广告……。第二天中午,同事们聚在一块儿吃饭的时候,同事们问我为什么别墅区没人做?是什么原因?大家边吃边讨论……
村上春树说:“人生而孤独而无法相互理解,所谓交流只不过互相寻求安慰。”
正因为我们生而孤独,所以我们总是有着倾诉和交流的冲动。
然而,如鲁迅《而己集.小杂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当你把开心的事情放在圈里时,在别人眼里,或许是炫耀或者低级。
当你把难过的事情放在圈里,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矫情、懦弱、低级趣味。
所以,在“社交江湖”圈里,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永远都是一场风险不低的冒险。
一个晚上,有很多人突然把自己的朋友圈打回刚刚注册时的原型,删得一干二净。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删掉自己的朋友圈动态呢?一方面:每个人当回头看过去的自己发的动态时,都容易觉得矫情又幼稚,然后就想删掉。另一方面:担心过去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会被别人胡思乱想地解读,怕好友翻看时,觉得好幼稚。
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总是希望被人关注、赞赏和懂得,这是人的本性,但又总是在追逐这些的过程中,遭遇失落、误解甚至是曲解。
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不想发圈了。或许,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
所谓成长,也许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把情绪收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一个人学会坚强。
在成长的路上,你会慢慢将外在的表露冲动,变为内在的前进动力。
听说,年龄越大,越喜欢孤独。
松松哥自己也有亲身体会。随着年龄越大,越不喜欢去吵闹的地方,更喜欢选择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
写作最后:
我们不要去在乎,你每天更新多少次朋友圈,又有多少人给你点赞、评论。
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充实自己,成就自我。
关心你的人,自然知道你啥情况,他们时不时会问候你、关心你。
不关心你的人,可能你只是被他们利用的完成任务的工具,不要去在乎。
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悲不悲伤,快不快乐,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最重要的是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要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还有身边那几个交心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