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总结
1、忏悔录+道德经
忏悔录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卢梭的个人日记,相比于简书中的某些真人真事,没有太多值得夸赞的东西。透过卢梭,透过简书,其实就能看到一部分人性中不太可告人而又常思索(不能忽略)的思想。
那些黑暗的、纯洁的、美好的都是人处在当下(历史上也是这个样子,不同制度下,产生不同的反应)而自然生成的。我们只要秉持内心,使得内心保持在一定的平衡之下,不做出过分的跳动,以至于收不回来,我想就是可以的吧。
突然想到卢梭在上下两篇中都谈及的他年轻时(20岁?)偶遇几个女孩的故事,虽然心里产生过非分之想,可实际表现的美好让卢梭记得一生。正是这种“可得”而不得的美好,显得阳光明媚,光彩照人。不会如昙花一现,消失殆尽。
关于忏悔录是否读完就变的不重要了,实际情况是下本还未读到一半就厌烦了此书。
关于道德经,读了三章,看的真是认真,今早外出遛弯的时候居然能够背过一章,这让我很高兴。
关于第三章讲到的观点按照当下的社会(世界)我持保留意见。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限定条件下说什么样的话,以上的观点若是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自是赞成的,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林立,唯举国前行,才能使国家不至于落后于别国(或说有希望),而落后的代价是惨重的。若在此条件下施行此法,无异于清朝时期被各个国家侵略,而尚不自知世界之格局变化。
对道德经起过兴趣时,青姐就劝告要先读孔子,这句话在我开始读道德经并且开始细微的体察时,就常冒出来。好似又到了不该在什么样的年纪却读了什么样的书一般,弄不好就要陷进深渊里。前面这句话里的年纪应该替代成学识、知识、经历。
但我还是想这般下去。
2、120公里
提前完成。表现很好。没啥好说的,下月就继续吧。
3、朗读八次,上传简书三次。
完成。也没什么太多想说的,只是稍微有些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感觉,但还好不多。算好的吧。
4、蹲起20个。完成15次。
完成。说实话,大多做的时候显得自己枯燥乏味。没有乐趣。挺没劲的。下个月就想着改变一下,换做楼下跳绳的好。至少可以让家人开心,自己也觉着有趣。
5、保持身体平衡,尽可能“平衡”的维度高一些。
这句话若是不作解释,我想几年过去,怕是我自己也理解不了。而这个又很难说的出口。基于此,我得佩服卢梭。
下月计划
1、穷查理宝典(精读完)+道德经(长期)+论老年(弹性)
2、120公里
3、朗读八次,录音回听4次以上
4、楼下跳绳四次。
5、自身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