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也还有这种来源于农业社会的世俗伦理,对个人有很多束缚。游牧社会就相对个人化,别人怎么看没那么重要。初唐的边塞诗中,个人的孤独感与胡风相混杂,构成了一种很特殊的个人主义,所以我们常常称唐诗为浪漫主义文学。浪漫当然是因为诗人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再是活在伦理当中的人,而是活在自然当中的人。他们面对的是自然,在大自然中诗人实现了自我完成。
我在翻阅唐朝历史的时候,觉得每个生命都是在最大的孤独里面实现了自我完成。
唐代是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个时期,个人有机会把自己解放出来,而不再被当做群体的角色看待,个人就是纯粹的个人。
我总觉得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越忘得干净它越容易跑出来跟你对话。我相信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跟经验。
诗如果不能够跟生命对话,就真的味同嚼蜡。
唐朝是一次中国文化少有的出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有庙的话,一定把这两句放在那里做最重要的“签王”。所有人的生命领悟不过如此,对于身处绝望当中的朋友,这两句是最好的礼物。你的绝望刚好是你的转机,可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认为到了“水穷处”只有大哭。我们没有发现水穷之处就是云起之时,水穷之处是一个空间,云起之时是一个时间,在空间的绝望之处看到时间的转机,生命还没有停止,所以还有新的可能、新的追求。年轻的时候写“纷纷射杀五单于”的王维,这个时候看到了生命的另外一个状态,也许他要与原来所有敌对的东西和好,与他自己认为是绝望的那个部分和好。这是王维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文学与艺术,或者说美的世界,对人生最大的贡献,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不功利的状态。所谓“功利”,就是每个人囿于自身的角色定位,无法去理解他人。文学与艺术会使人转换,从他者的立场与角度来观察生命现象。设身处地是最合适的爱的基础,只有设身处地才会产生爱。那些攻击、对立,都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因为只有一个自身的立场,所以对方都是错的。
创作的伟大就是在不了解与隔阂时,设身处地去感知对方的处境。
杜甫的社会性很强,李白根本没有社会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与影子都要解脱社会性。李白鼓励个人把社会性的部分切断,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人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儒家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一定是放在群体当中考虑,比如孝与忠,是在家族与国家里完成自我,如果抽离了家族和国家,个人的意义无从讨论。李白不讨论这些间题,他就是一个决然的个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杜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是把自己放到群体当中。
“圣”与“仙”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
文学带来的压力,留在整个历史当中,会变成一种良心。
我相信繁华在回忆当中会越来越被夸张。晚唐的靡丽诗歌,其实是对于大唐繁华盛世的回忆。
如果与李白、杜甫相比较,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在李商隐的晚唐世界当中,人开始沉静下来。我不觉得这种沉静全都是悲哀,还有一种繁华将尽时的沉淀感。大唐盛世就像是漫天都撒满了金银碎屑,非常华丽,现在这些都慢慢飘落下来,所以我觉得更准确的概括是“沉淀”。
王尔德很有名的童话都是采用象征手法。他曾经写过,有一个大学生爱上一个女孩,那个女孩要他送一些盛放的红玫瑰给自己,才答应和他跳舞。可是大学生的花园里一朵玫瑰也没有,他哭了起来。哭声被一只夜莺听到了,它感受到了这个青年男子内心的爱和落寞,决定为他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它把自己的心口贴在玫瑰树的刺上开始唱歌,鲜血灌注进树的“血管”,一夜之间,红玫瑰的花瓣次第开放。在这个故事中,王尔德用象征主义手法描述了如果用生命去付出,用心血去灌溉,绝美的奇迹就会发生,很像李商隐写的“身在情长在”。第二天,大学生在窗外看到了一朵盛放的红玫瑰,但他没有看到底下有一只夜莺的尸体。这就是所谓象征主义的文学,常常用寓言或者典故来书写个体的生命经验。
我想李商隐是非常前卫的,我说前卫是因为他比较不从儒家的角度出发,甚至也不完全是从老庄的角度出发。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讲,长生是好的,因为儒家肯定生;如果从老庄的角度讲,嫦娥是好的,她已经成仙,因为老庄希望成仙。李商隐把这两个东西都否定了,他觉得成不成仙最后都是荒凉。传统文化从来不敢碰这种问题,没有人讲过“嫦娥应悔偷灵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李商隐看来,生命的热情可以完成就好了,“碧海青天夜夜心”对他来讲不是意义,重要的是说生命在激情的刹那是否自我完成,所以他歌颂的是“春蚕到死”或者“蜡炬成灰”。我们会发现他与儒道两家都不合,与佛也不合。他没有真正要完全解脱,他就是眷恋人世。这非常像十九世纪末波特莱尔这类象征派的颓废诗人,有世纪末的感觉。
没有事情发生,日复一日,岁月不动声色地过去,这才是一种令人心里发慌的东西。好像就在那里一直过着过着,然后生命就要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