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同事来家里咨询评定工程师的相关事宜。距离截止日期还有一周的时间,梳理后发现很多资料和文件没有准备好。时间紧张,只有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增加办理的时间,才能更有把握将资料整理齐全,有更大的机会通过工程师的评定。
三年时间搞定副高级工程师
回想自己认定电力工程师是在2011年,评定电力副高级工程师是在2014年。中间三年的时间,不断累积着自己的成果,最终顺利的在最短时间内拿到副高级工程师证书,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没有认真的做过相关计划,但是潜意识中却是朝着这一条路在努力着。现在梳理一下自己的四点经验,分享给有想要评定工程师或者副高级工程师的朋友们。
发表文章并不是一件想象中那么困难的事情
不要陷入学校论文模式的陷阱
发表文章是大家共同的痛点。离开学校后,写论文这件事突然变得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觉得怎么可能写的出来文章呢,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质量,够格去发表。其实大家都陷入了学校论文模式的陷阱中。
工作后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实际工作事项,而不是一堆数据和公式要来分析。更多的是通过平时自己的工作积累,梳理自己工作总结和经验。从这些经验中不断提炼出好的方法和流程。以此为基础来写论文,这才是工作后大家需要做的事情。
真的没有必要花钱买论文
有的时候我会接到电话,问“要不要评定工程师,我们可以帮忙写论文”。一篇论文大概便宜的也需要2000元吧。其实真的没有必要通过这条途径来获得论文。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是有想法和感受的。每天写500字,一周的时间,一篇论文的初稿就出来了。不但是自己劳动的成果,会有成就感。而且也不用花费那么多的钱去买一篇文章。
做好发表论文的规划
发表文章这件事虽然刚刚我谈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不过还是需要提前规划,发表文章的过程本身会比较漫长。一般周期会在半年的时间左右。我的做法就是写好论文初稿后,选择与自己论文内容匹配的杂志期刊,按照期刊的格式修改,尽快投出去。至于能不能中就不是自己考虑的事情了。这里我可以说说我之前投过的杂志有:《中国电力教育》、《电工技术》,还有重庆当地大学的学报。还是比较容易中的。
技术报告,平时工作中重点关注经验积累
技术报告形式多种多样
如果发表文章对你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那就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技术报告上面吧。技术报告就是未出版的论文、技术文章、规章制度、专题报告、内部刊物文章。这个部分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重视平时工作中的专业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
调度专业每年都会写的《地区电网年度运行方式》、《地区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白皮书》、《迎峰度夏电网运行方案》、《迎峰度夏电网运行总结》、《地区电网事故应急预案》。都是平时工作中重要的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范畴。认真对待它们。如果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参与其中,就积极主动的参与编写,如果还没有资格参与编写,就从它们中学习自己缺少的技术和技能,自己写一些技术类文章。
积极主动参与规章制度的编写
此外规章制度也是一块比较重要的技术报告内容。前不久参与了《重庆地区电网调度运行规程》的编制工作,就是一项非常有分量的加分项。如果能够参与,就积极主动参与编写,不要觉得是一件麻烦事。之前也编写过《重庆地区电网调度员工作标准》等10余份工作标准,也是属于这个范畴。给自己的副高评定增加了不少分量。
大家要从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发现这些可以利用的技术报告类编制工作。当封面落下自己名字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历史痕迹。不但是自己的过往工作的成绩,同时更是评定工程师和副高级工程师的重要砝码。
获奖证书,认真对待每次才华展示的机会
考试痛并快乐着,认真对待一定有收获
大家进入公司后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考试吧。安规考试、专业比武考试、知识竞赛。如果觉得考试很痛苦,就认真对待他们吧。虽然有的时候真的就是很科举感,但是认真对待一件事,就是一个认真的人,认真的人一定会比不认真的人有更多的收获。如果万一考试获奖了,也是评定工程师的一个加分项。同时考试获奖了,也能提升自己在公司的知名度,让自己有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
抓住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评定的机会
此外我撰写的文章都会投稿到重庆电机工程学会,每年都有优秀论文的评定。自己的文章写的不太好也没有关系。至少可以获得一个优秀奖,以此鼓励。每年都投稿,电机工程学会的老师都认识我了,有论文投稿的机会,老师都会主动打电话告诉我。
荣誉称呼,可遇不可求
前面几个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这个荣誉称呼是公司或者其他单位授予的。可遇不可求。只要做好自己的部分,如果有一个荣誉称呼给自己,就当是一种奖励吧。不要苛求。
说了一大堆,其实回归到本质上来。还是需要我们每天踏实工作,从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思考。不要每天都想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到周末。享受当下的工作状态,其实才是最愉快的人生状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