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 dp px sp的解释:
1. di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荐使用这 这个,不依赖像素。
这里要特别注意dip与屏幕密度有关,而屏幕密度又与具体的硬件有关,硬件设置不正确,有可能导致dip不能正常显示。在屏幕密度为160的显示屏上,1dip=1px,有时候可能你的屏幕分辨率很大如480*800,但是屏幕密度没有正确设置比如说还是160,那么这个时候凡是使用dip的都会显示异常,基本都是显示过小。
dip的换算:dip(value)=(int) (px(value)/1.5 + 0.5)
2. dp: 很简单,和dip是一样的。
3. px: pixels(像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显示屏显示效果是相同的,这是绝对像素,是多少就永远是多少不会改变。
4.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体显示best for textsize
根据google的推荐,像素统一使用dip,字体统一使用sp
举个例子区别px和dip:
px就是像素,如果用px,就会用实际像素画,比个如吧,用画一条长度为240px的横线,在480宽的模拟器上看就是一半的屏宽,而在320宽的模拟器上看就是2/3的屏宽了。
而dip,就是把屏幕的高分成480分,宽分成320分。比如你做一条160dip的横线,无论你在320还480的模拟器上,都是一半屏的长度。
dp和px之间的转化: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publicclassDensityUtil {
//根据手机的分辨率从 dp 的单位 转成为 px(像素)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floatdp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Value * scale +0.5f);
}
//根据手机的分辨率从 px(像素) 的单位 转成为 dp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floatpx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Value / scale +0.5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