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晚的苏州古街宁静温婉,吴侬软语的评弹声悠悠飘过,小河中红灯笼影影绰绰的倒影随着流水在潺动着,似乎一切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很和谐很美好。
在这样的氛围真就有听评弹的冲动。
我们看中了一家网红店“金谷里”,广告牌上写着:听评弹,一位38。
因为网上有人反映听评弹踩坑之事,所以我详细地问老板听评弹一位38元包括什么?能听多长时间?
老板回答:38元包括一杯茶水,听两首评弹,如果还想听再花钱点唱。
我又问:如果听完两首还可以坐着喝茶吗?老板说:“可以。”
网上有人说有些茶馆不让客人多呆,好些人花好几十块钱听了不到五分钟就被赶出来了,既然确定了没有被赶出来的风险那就听一次评弹吧。
茶馆里客人零零散散不足10人,我们点了两杯茶,一碟葵花籽边吃边喝边等待,大概过了15分钟有一男一女两个演员上台落座,男演员眉目清秀,身着长衫,女演员窈窕淑女,身穿旗袍,男演员开始介绍说: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我们评弹不像戏剧讲究“派”,评弹讲的是“调”,一般以演唱人的姓来命名调,我们今天演唱的是“蒋调”。
说完这些男演员手持三弦演唱了“枫桥夜泊” ,四句弹词用吴侬软语唱的韵味十足;女演员手持琵琶唱的“茉莉花”,好像是通俗唱法感觉不像评弹,两首曲子演唱完五分钟不到,我们感觉两个人花了88元就听了这么几句评弹有点不划算,吃着瓜子喝点水再等等,盼望着哪个大款能再花钱点唱几首,我们蹭着听听。
过了半小时又来了两位客人,和我们一样点了最便宜的38元的茶水,要了一盘瓜子。
等了一会儿还是那两个演员上台又重复介绍了评弹,演唱了“紫竹调”和“平湖秋月”,我们其实是听不懂的,看着字幕只是听个味道,还是可以感受到吴侬软语,温婉清柔,腔调十足的味道。
我们两个人在茶馆呆了一小时听了四首曲子喝了两杯茉莉花茶磕了一小蝶瓜子花了88元也算现场感受了评弹艺术吧,值了。
二
在茶馆喝茶水嗑瓜子等评弹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天津的茶馆相声。
两种曲艺形式都流行在民间茶馆,但是感觉截然不同,今天我以自己的直观感受站在非专业的角度说一说他们的不同点:
一是主体不同,苏州的茶馆评弹,卖的是茶水,花三五十块钱沏一杯茶,以喝茶水为主,点一首曲子少则60元多则200元,只是喝茶水休闲的时候顺便听一听评弹享受一下闲适;
而天津的茶馆相声卖的是相声票,花五六十块钱实实在在听一场相声,一场相声9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以听相声为主,如果愿意点一杯10元钱的茉莉花茶和干果助兴。
就这点而言就能反映出南北方人不同的性格和习惯,南方人细腻,精致;北方人豪放,直接。
二是内容不同,评弹演唱内容多为诗词弹唱、民间故事,颇有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声也涉及历史、文化,但更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调侃和演绎,同时相声与时代融合较多,踏着潮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开着时代的玩笑,有些时候可以说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但是这些都考验的是相声演员说学逗唱的功底和现场反应能力。
三是艺术效果不同,苏州评弹听的是味道,感受的是腔调,弹唱曲调悠悠温婉,加之三弦音色浑厚古韵十足,琵琶声清脆也不失韵味,有点大家闺秀闲情弄怡的文艺范儿,品茗闭目悠然听曲纯属意境般心灵的享受。
茶馆相声讲究说学逗唱,以砸挂抖挂逗乐观众为宗旨,还讲究与观众互动,场面越热闹演员、观众越来劲,场面热烈方为演出成功,似乎听相声喝茶水再辅以哄笑声就是一种精神压力的释放。
所以评弹、相声在艺术效果上就是享受与解压的不同功效。
四是演出风格不同,评弹演员温文尔雅,内敛低调,静静地弹唱,在弹唱中展现自己的艺术功底。相声演员在台上是插科打滚,手足舞蹈从各个方面展现自己的功底,可谓是一静一动。
评弹和相声的共同点都是民间传统艺术,技艺非常发达,保留至今肯定有存在的道理。
大千世界,云云众生,喜欢爱好各不相同,娱乐消遣方式各取所需即可。
单我而言,作为外地游客我非常希望苏州茶馆评弹也能以评弹为主,喝茶为辅,这样我会更好地感受、体验吴侬软语的温婉清悠。
以上观点都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有专业依据,闲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