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体处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所以养生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
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是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
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
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
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
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清淡为主。比如要多喝粥和汤水以补充,身体因为天气炎热而流失的水份。另外,还要增加绿色蔬菜的食用量,比如多吃芹菜百合清肝润肺解毒、苦瓜豆豉强壮心脏、莲藕清热除烦、芥蓝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等等。另外,肝火旺盛、脾气暴躁、容易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吃些黄瓜、蕃茄、绿豆等食物。
除了日常的饮食之外,要说最能修身养性、安神除烦的,还是非喝茶莫属!因为现代的人,工作生活皆忙碌,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情就像这夏日一样,烦躁得很!而且,因为社会的共业,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越来越不爱笑、越来越缺乏交流!要想坐下来喝杯茶,跟家人朋友说说心里话、聊聊天,那真是太难太难了!
为什么在夏天喝茶聊天能养心?首先,喝茶是一件极为讲究的事情,不只是几个杯子、几片茶叶、几壶开水那么简单,其中实在是蕴含了无上的养心妙法!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论篇第五》: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一个人,从准备茶具、茶叶开始,再到接水煮茶、看火关火、洗杯斟茶,这一连串的活动当中,从最初的心浮气燥,到一步一步地沉淀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在降伏自我、修炼身心、积精全神、致心一处。
无上的养心妙法就在于,通过静坐、泡茶、喝茶、聊天,能使人卸下防备、打开封闭已久的心扉,坦露隐藏的心声,从而起到疏肝理气,化去心结的作用,使人感到一身轻松!再加上普洱生茶清心除烦、提神醒脑的妙用,您内心的邪火慢慢被磨灭,无明的烦恼也在消除,自然能使人心火消灭、病亦消除、一切安祥、自在如意!而且这个无上的妙法,只有当您亲身去体验了,才能得到!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人在夏天都会“上火。”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不管在什么季节,只要身体需要,都要懂得固守阳气。比如在夏季的清晨起床,感到手指或腿脚肿胀、僵硬的人;因为夜里睡觉着凉,出现拉肚子的人;因为贪吃生冷冰冻食物和冰淇淋而出现头痛、腹痛的人,就要赶快喝回阳茶补充阳气,以免风寒和湿气长期积聚在体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欲详细了解回阳茶、普洱生茶和参七粉,请关注:微信276958583
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