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得到APP”上购花钱的时候到底是在买什么?》

今天读KK的《必然》,其中提到了互联网的收费与免费的事情。以这样的观点来看看逻辑思维的收费栏目,会不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KK认为,互联网就是一台巨大的复印机,任何可以被其复制的东西都会存在于网络之上,而且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这就使得,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能被放在网上,它就可以被复制,而复制品就都是免费的。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视频,听到的音乐,都是这样。以前的工业时代,复制一盘磁带或者一个光盘还需要物理成本,但在互联网上瞬间就完成了,而且还没有限制。谁需要,谁就可以拿走一份复制品。所以网上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付费的网上产品。KK根据自己的观察,列出了8种他认为得主要的付费原因,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判别网上付费产品价值的观察方法。看用户购买的东西剔除可复制性之后还剩下什么,那东西才是人们真正愿意花钱购买的。

第一点是时效性。比如说电影。现在来看,任何影院里放映的电影过上三个多月就可以在网上得到免费的资源,但是仍有人愿意花钱去电影院。而且更夸张的是,所有电影的首映仪式门票都很贵,却仍有不少人愿意花钱去购买,那他们买的是什么呢?剔除可以复制和传播的影片内容本身,从付费到免费,从昂贵到便宜,这之中只有时间因素发生了变化,所以人们真正购买的其实是优先享用的权利。这让我想起了LOL中的新英雄发布时,价格总是会高出许多,而一周之后就会降价。这也是在贩卖优先使用权。

第二点是个性化。网上的同一首歌曲所有人听到的都一样,但是有人告诉你花点钱就可以制作属于你的专属唱片,不难想象会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在这里,人们购买的是在通用复制品之外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说人们真正买到的,其实是那个专门为你服务的人的工作成果。

嗯,罗辑思维的订阅产品似乎就是这个卖点“用户花钱,我们帮用户省时间”。

罗胖找到了一帮专业人士,制作了某些特定领域的特定知识。用户若是想要了解,就得花钱购买、所以用户买的不是那些可以随意被互联网复制的文字,而是那些作者的特定知识。这些知识你在互联网上可能也找的到,但那得你自己去花时间,可能一年也可能十年,这些都是说不准的。而且你也没办法像那些长期沉浸在某个领域内的作者一样,有能力甄别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和什么又是可以关联起来的,什么和什么其实是没有联系的。这种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

嗯,从这个角度来看,罗辑思维的订阅产品确实是帮助用户省时间。但是得重新翻译一下。他是帮助那些想要了解这些领域内知识的人节省时间。如果你本身就对这些不感兴趣的话,内容制作的再精良你也不会去看的。

目前只看了KK的前两个观点,果然,输出最重要还是要靠输入啊!哈哈,还是得多看书,才有东西写出来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眼里落满你的喜怒哀乐, 你的眼里盛满她的背影。 我喜欢你, 连窗外的树叶都知道。 你喜欢她, 只有我知道。
    Ehad阅读 201评论 2 0
  • 心灵的灯盏 老友临行 约资深闺蜜们 高歌欢舞 叙旧聊天 从太阳正中到华灯初闪 为尽兴 再相约 就近看 大蒙城在梦蝶...
    lsjr陈浮阅读 277评论 0 3
  • 战争是政客的残忍 却蔓延于无辜的生命 那幼小孱弱的灵魂 受着炮火的恐吓和饥饿的无情 战火烧透天空的云层 战火腐蚀了...
    叶落岁暮阅读 511评论 1 2
  • 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与高僧法磐在山顶论道。面对山下江面往来不断的帆船,乾隆问道:“这江中好不热闹,每日该有多少...
    爱吃菜的阿尼阅读 409评论 0 0
  • 这个世界上的爱分为三种,一种欢喜,一种悲切,一种绝望。 欢喜的爱,美好纯粹,平凡安定。不需要大起大落,不需要从...
    修炼l阅读 1,39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