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从小到大,大家都或主动或被动得背过不少诗词:
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
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无奈,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含蓄
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
诗词在陪伴我们走过学生时代后,
似乎就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
在现代快节奏的情景里,
好像也不再需要诗词了,
因为读不读他们既不影响我们职场晋升,
也不能帮助我们创造财富。
历代诗词逐渐只存在孩子们的课本里,成年人的回忆里,
最多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拿出来翻看一番,寻找灵感。
真的是这样吗?古老的诗词已经凋零无用了吗?
不!诗词的魅力蕴含着几千年前的文化和智慧
如果一定要给出爱它的理由,
我这里倒是有两个:
第一:诗词提供最佳的表达方式
人总有过这样的时刻:
身在异乡,思念故友亲朋心生感慨。
拼命工作,却感觉满腔豪情无处施展。
爱上一人,又不敢直抒胸臆,辗转难眠。
好友分别,想说再见,又怕也许以后真的再也不见。
感叹白驹过隙,镜中的自己又掉了不少青丝。
相信这样的时刻,让你百感交集,
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只能脱口而出最简单、甚至粗糙的话语:
“看这风景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只能卧C浪好大!”
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
因为我们还有诗词,
历代文人经历的登高、离别、愁苦、相思、悲伤、豪迈都化成了大美诗词,
给了你表达的选择。
如果亲近诗词,你就有了一舒胸中块垒的可能:
登高望远,你可以说:风月不共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思念亲友,你可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豪情无处施展,你可以鼓励自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心系佳人,相思难眠,你可以发微信给对方:“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与朋友分别,你可以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感叹时不我待,容颜易老。你可以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试想一下:李莫愁站在崖边,
若不是深情的吟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而是说:“天啊,爱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让这两只鸟要生死都在一起啊?”
那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相信那两只大雁,都会起死回生了呢!)
诗词就有这样的功能,
可以帮你把说不出来和说不好的话,优雅的表达出得来!
第二,诗词唤醒了你的感受力
诗词里万物灵动,真趣沛然,
春天暖日和风、啼莺舞燕;
夏日微雨过,小荷翻;
秋来落叶聚散,寒鸦栖惊,
冬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环顾四周美好的事情比比皆是,
同样是一件事一种情调,你看不到,别人却能感受到,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是过的平庸和市侩,还是超然而优雅?
那就是你对生活的感受力,而诗词正是一帖良药,不“苦口”,却"利于病"。
在感觉胸中万马奔腾时,
总可以脱口而出一句诗词,
一瞬间柳暗花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酣畅淋漓。
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一个字“爽”。
诗和远方,常常同时出现在现代人的文化语码中,
一来诗词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
二来诗意总带来牵绊和距离,
三来诗和远方带来的是高级感!
而这层高级感,让诗词成为了新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