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最新研究给出了科学证明
绿色,这个颜色,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代表着生机、活力和希望。然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绿色有时也可能代表着一种隐晦的暗示——比如,在情感关系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不太光彩的状态,那就是“出轨”。
当我们提及出轨,不得不提的是近期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剧中的林有有以其“茶艺”表演引发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让人们再次审视了出轨这一现象。尽管我们对出轨男恨得咬牙切齿,但实事求是地说,喜新厌旧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科学家们甚至为此创造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心理。
为了深入研究这种心理效应,科学家们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以白鼠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雄性白鼠在与同一只雌性白鼠交配后,会出现明显的不应期,也就是说,它们无法立即与同一只雌性再次交配。然而,当面对不同的雌性时,这种不应期现象会显著缩短甚至消失。这个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男性在夫妻生活后出现的“贤者时间”,也就是他们无法立即与同一个女性再次发生亲密关系的现象。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尽管人类都有喜新厌旧的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轨是可以被接受的。事实上,男性身上的这种不应期现象,反而让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有更大的可能性会选择忠诚于伴侣。
进化心理学家戴维·巴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男性出轨的几率较大,这其实是进化论的结果。这是因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男性若能与更多的女性接触,他们的基因就更有可能传递下去,从而拥有更多的后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出轨是一种正当行为,人类社会有着复杂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我们不能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科学研究还发现,人脑下垂体分泌的后叶催产素的多少,也与出轨风险有关。后叶催产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激素,它在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联系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一夫一妻制的草原野鼠和雌雄乱交的山地老鼠,发现前者的后叶催产素密度远高于后者。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人类的出轨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仅如此,睾丸激素水平也被发现与出轨及离婚的可能性有关。睾丸激素,或称为睾酮,是一种主要的男性性激素。研究发现,睾丸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出轨及离婚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而那些睾丸激素水平较低的男性,则更可能热衷于家庭生活,对伴侣保持忠诚。
面对伴侣的出轨,男女双方都不太可能选择原谅。据美国《X行为档案》期刊报道,那些曾经出轨的人,他们再次出轨的几率是一般人的三到四倍。这似乎验证了那句老话,“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我们如何来维护自己的爱情关系,防止出轨的发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产生“积极错觉”。所谓“积极错觉”,就是指在恋爱初期,我们往往会把对方理想化,看到对方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这种心理现象其实是有其科学依据的。一项长达13年的研究发现,在新婚阶段,那些将彼此理想化的夫妻更为相爱,并且在随后的13年中,他们经历爱情衰退的可能性更少。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能够持续地为自己和伴侣创造“积极错觉”,就能够稳固我们的感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激活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加深我们与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未来,甚至有可能出现通过外界手段来刺激大脑相应区域,以达到维持伴侣关系的目的的黑科技。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忽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九叔说了那么多,并不是为了为任何人的出轨行为辩护。既然我们选择了与某个人建立爱情关系,就应该懂得尊重和爱护对方。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绿色或许代表着许多含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珍惜与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爱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