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办公室正常上班。楼上的班主任曹老师到办公室找我。
“小高,你班上的W和我班上的L谈爱的事情你知道吗?”
他说的这个L我并不认识,有可能在我班教室门口看见过,不过我并没有什么影响。我看见过和W在教室门口聊天的男孩子有好几个,我不能确定是谁,于是问曹老师:“那个男孩外表长啥样?”
“一米七几,帅帅的。”
“好像看见过,不过我不能确定他们在谈爱啊!”
“有个这样的情况我要告诉你,前几天你班上的妹几要和他分手,理由是你发现了他们的关系,把她的父母叫到学校,不准他们两个交往了。男孩知道后,在寝室里给同学说要去买把刀杀了你。”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真傻,真可怜!连杀人的想法都有了,为什么就没有再生的勇气呢!第二反应是这孩子不会真的做傻事吧!得想办法制止他。于是我接着问曹老师:
“刀买了没?”
“买了,今天有同学看见了告诉我。据说他还想杀W喜欢的其他男孩子。他昨天晚上没在寝室就寝,不知道去干嘛。”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那个先到。以前看见这句话我没太多体会。听曹老师这么一说,真是离奇的意外,幸后发现及时没有酿成大错,不然我找谁喊冤去!
我向曹老师说明情况:我并不认识L,我也没发现他们之间有恋爱关系,更没有为这事请家长来学校。从工作的角度讲我是失职的,没关注好恋爱的事情。如果我真发现了,我是会告诉曹老师的。
我们一起分析怎么处理?一致认为此事需马上处理,夜长梦多,如果L走极端,有多人有潜在危险。他现在有刀在身,曹老师和我不能直接去找L,避免其情绪失控。得找第三方去办。我建议曹老师逐级上报,由学生处来处理。
曹老师上报后,肖主任以L未归寝为由把他带出了教室。后续反馈,经多位老师的耐心开导和L的爸爸的共同教育,L全部交代了,刀也缴了。最后抱着老师痛哭。
其实孩子是很单纯的。他的偏激言行只是表象,背后的原因既是无法接受情感受挫,也是不懂得正确处理此事。看来对高三学生,也不能忽视爱情教育和情绪调节。
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男女生情窦初开,喜欢一个人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好感和爱情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如果他们真是相恋过,那现在要分手了,我能够理解L心中的痛苦。他的过激言行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消极的绝望心理和报复心理。
心理学认为,当受到外界刺激、情绪不能自主时,排遣这种不良情绪的关键是冷静和理智。
孩子,失恋不是世界末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不妨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恋爱”过程,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失恋的原因,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等你们高中毕业后再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如:她为什么要提分手,是不是我们的关系已经影响到学业了?高三备考关键时刻,真爱她就不要打扰她,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