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的早餐粥

今天看蒋勋老师有了更新,写他的早餐。

池上米浸水一小时,大火烧到滚,立刻关火,焖半小时。打开锅盖,一屋子就瀰漫淡淡的芋头香。

这几天早餐都这样吃,前一夜熬好,不开锅盖,焖一个晚上,次日早餐,口感温度都好。

在农舍旧木桌上,配一勺肉鬆、一颗池上的醃梅子,一块玉婵园阿嬷家制豆腐乳icon,一碟小黄瓜、或早晨新挖的鲜笋。饭后配几颗朋友宅配的当季玉荷包收尾。

这是私密的个人早餐,完全家常,捨不得其他杂味干扰了米粥简单的香味口感,单纯私密的童年快乐记忆,平凡到没有什麽值得炫耀。

以前夏天在巴黎一个月也都带了池上米、豆腐乳。这样早餐,像一个自己的仪式,吃了,身体才醒得来。好像被纵谷风和日丽的稻田拥抱过,之后,满街乱逛,看展览,喝浓缩咖啡,去Au Pied de Cochon吃大餐,喝优雅的Chambertin,都可以,因为仪式过后就没有遗憾了。

我在评论区留言:不是说早餐应该吃皇帝餐吗?抑或皇帝也如此这般?也许像醒酒,老师是醒胃,醒完了再大餐。

我一直认为早上醒来,一碗软绵的粥最养胃,粥从来都是我早餐的主角。

广东人的白粥以丝苗白米明火煮数小时而成,讲求的是软、绵、滑,几乎看不到米粒,据说这种粥滋补元气,有时肠胃不好,就什么都不吃,吃一天这样的白粥就能康复。顺德人为追求绵滑的极致,甚至直接用米砂(碾碎的米)熬粥,个别做粤菜的餐厅会把这些粥的粥水做饮料卖,和玉米汁同价呢。有这讲究一点回放瑶柱丝进粥里提鲜。

广东人早餐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标配当属:白粥配杂咸。“杂咸”就是各种冷盘小菜,有多杂呢?

大概就是这样的


广东人大多会按各自口味会加上各种食材,艇仔粥、状元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等等。

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家(又称水上人家)创造的,其后又在广州发扬光大。


旧广州,珠江西濠、沙基涌和荔枝湾一带,入夜时分,一排排花艇靠向岸边或大游船,每只艇的尾部都插着一支黄旗,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粥”字,那就是卖艇仔粥的疍家船。


艇家多是疍家女人,她们会向岸边或游船的游客兜售艇仔粥。正宗艇仔粥,是水上人家用新鲜打捞的鱼虾蟹蚬螺等,杂七杂八,汇入一煲粥里熬出来的,由于新鲜,粥水鲜甜无比。最初的艇仔粥每天用料不尽相同,打到什么就放什么料,美味异常。

状元及第粥则和状元伦文叙有关,据民间传说,伦文叙幼时家贫,不得不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每天从伦文叙处买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送菜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材料生滚白粥,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几年中,伦文叙每日在粥铺吃粥,对老板十分感激。


后来,伦文叙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特地前往感谢老板。由于此粥无名,伦文叙就命名为“状元及第粥”。状元及第粥食材以新鲜的猪杂主料,以姜葱调料为辅。做好后,品尝起来鲜味爽滑,香浓可口,味道醇厚。

美好的早晨,能吃上一碗粥,生活就有了阳光和雨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