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太仓日报》, 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 ,文责自负】【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福利多多】
除夕夜未央,趁着联欢晚会进行到戏曲联唱部分,我独自出了家门。在这个夜里,我要去城市的边缘,陪一个村改社区跨年。
茫茫夜色里,弥漫着市郊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薄雾,还有我自幼最喜欢的一种硝烟味——这就是记忆中过年的味道了。驱车出了小区,大街上满是玉树银花,新浏河两岸的建筑都被灯影勾勒出来,展露着晴夜里这座精致小城的静谧气质。路过国道时,偶尔有几辆小车飞驰而过,那些平日常见的集装箱车都不见了踪影,估计它们也躲到哪儿过年去了吧。
到了约定地点,镇里和社区的六七个值班人员正在守候。他们说,不久前绽放了一轮烟花爆竹,大家刚从现场回来,没发生什么意外。我知道这里是禁放区与非禁放区的结合部,一桥之隔即可亲手释放绚烂,只可惜来晚一步,没能看到那一场江南的烟火迷离。
然而,我更关注的却是一座庙宇。节前社区书记就告诉过我,这里有一座小小庙宇,每逢除夕深夜必有群众跨年祈福,人多且杂,香火旺盛。我提议说,咱们去那儿盯一盯吧。
仅仅几分钟车程,我们就来到社区所属工业园的一角,吴塘河与另外一条小河的X形交叉点部位。远望那临水庙宇的建筑并不高大,外围停车场却已聚集了不少车辆,庙宇半空也有碎纸灰烬带来的星星残火随风扶摇、闪烁不定。待到进入庙内广场,见到主殿、配殿虽然简陋,但来往群众不少,燃香与火烛随处可见,好在都有专人巡守,尚可安心。
边盯边聊天。我跟辖区派出所的老李说:“以前总在城区看到你,没想到这两城结合部的角落居然也是你们辖区。”老李爽朗地笑着说:“我们地盘大着呢,重点部位也多,就是人手太紧,今夜都得出动。”我不免感慨道:“是啊,越是过节越‘充实’。”
我了解他们的状态。越过身边庙宇的挑檐,便是这村改社区的工业园;越过远处河汊的一带清波,还有连片的住宅区。短短十来年,从一个数千人的乡村变成一个既有农村村民、又有城市居民、还有工业园区的庞大社区,服务对象成倍增长、服务标准越来越高——身在基层,真不容易。
闲聊时又听说,老李来自遥远的东北,定居在这苏南小城已有二十年。同在一个镇域工作,我跟他们常有交集,知道他们的辛苦,但每次看到老李,他都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情。看得出来,他乐在其中。有时听他说话,似乎还带出不少本地方言,这尤其让我佩服,我想他是真的扎根在这远离故土的小城了。
说话间,突然又一轮烟花爆竹的声音密集响起。我跟老李说:“肯定到了十二点!”他看了看手表:“确实,跨年了!”观察了一番,他又说:“跟去年相比,今年人不算多、秩序更好,老百姓的安全意识明显更强了。”
时光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也就是秒针走一步的工夫,我们便从兔年跨越到了龙年。不远处的非禁放区里,烟花爆竹噼里啪啦震天响了一阵,随后慢慢安静下来。龙年已临,这灯火不眠的夜啊,仿佛真有一条传说中属于这个古老民族的神龙,踏着五彩祥云、伴着风啸雷鸣而来,待到掠过这小城的上空便戛然而止,隐身于漫天的硝烟年味里,为人们带来满心热烈的平安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