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的原因

一个人容易情绪化,是由于自我感知到被冒犯或者是处于危险的状态,情绪开启了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这张“自我保护”的程度和方向都跑偏了,导致愤怒这个情绪无法克制切消解,愈演愈烈,进而导致新的怒火,让大脑失去理智,陷入越想越气的恶性循环。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这张思考方式属于不断引发愤怒和屈辱感的“情绪化思考”,往往会导致“情绪激动”。

“情绪化”意味着无法冷静地自我克制,因此被认为是等同于不成熟的表现,现实往往是“越想让人看得起,反而越发让人看不起”,即“着力即差”。

人一旦有了执念,就很容易陷入情绪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想要摆脱“情绪化”,我们就要认识到“情绪化”的原因,“情绪化”其实是一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是一种剑走偏峰的“心理防卫”。为了保护自己,它演变为“情绪激动”,不但让自己备受折磨,有时还会被对方歧视,或是遭到对方的回击。

这张不合理的自我保护称为“防卫偏离”,偏离的不是尺度,而是方向。

“情绪化”的自我保护,会让人暴露在更严峻的危险面前。

“情绪化”还与自我肯定程度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要提高自我肯定,就要立足当下,要看到“现在这样就挺好”,只有肯定现在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避免情绪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肯定自己的负面情绪”,要承认情绪的产生是为了自我保护,承认它的合理性,在心里对自己的情绪产生自我认同,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寻求解决办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