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2——刘晓燕
随着作者松居直提出的一个错乱的色彩感现象,近年来,色彩的泛滥,电视,手机,广告包装,衣料等,那么作者想表达的,真正美丽、清新的色彩,传统色彩之美,到底是什么呢?图画中的色彩对幼儿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启了今天的阅读。
图画书中的插画通常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画,在日常生活朴素的色彩中,图画书给人美丽、鲜艳的印象,是非常愉快的视觉体验。图画书中的色彩和美丽,让松居直感受到了美好,发现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美丽世界。
如何分辨好的事物呢?例如插画、油画和各种画展,作者说多欣赏,好作品看的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每当接触到新的作品时,“第六感”就会发挥作用。
“好”的东西,能让人感动,产生共鸣,这让我想起年幼时,农村的生活,父亲去外地探亲,回来时带了一本《格林童话》,一本《安徒生童话》,封面和里面带了简单的插图,虽不属于图画书,但我能记起那时候的兴奋感,从来没有看到过绘画和故事的结合的表达方式,这段记忆我经常想起,那是父亲的爱,父亲为我种下一颗种子……
书中提到《动物的妈妈》,我没看过这本书,通过上面的图片展示,动物间的互动关系,加入衔,抱,搂,背,骑等跟身体接触的有关单字,这对幼儿非常重要。
孩子透过图画书中之间酝酿出亲密感,能播下爱护动物的种子,对动物奇妙而有趣的生态满怀好奇与惊叹,也能引导孩子进入科学的世界。
正如开头的这张照片,我们成人阅读方式是识字,孩子看到的却是图片,我们模糊了图片,强化了字体,就会忽略了画中的话和隐藏的词语,也就无法体会到孩子的世界和乐趣,更无法与孩子产生共鸣。
这片章节让我翻看儿子画的画,每页上面编辑了页数,他说这是无字书,让我看看都有什么,我尝试着猜测,后来他加入进来表达他画的故事情节背景……
这让我明白, 我是为自己看图画书,我要先亲身体验图画书的乐趣,才能知道个感受到孩子的乐趣。我必须自己先喜欢,由衷的感动,才能感染孩子。
色彩之美,在于我们的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图画书中,培养这种美感,来陪伴我们的孩子,父亲为我播下一颗种子,我也可以播种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阅读P68页结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