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在学校有优生差生之分,在职场里有精英和普通职员之分,说起别人家优秀的孩子,家长们都不忘说:这孩子从小聪明智商高,或者勤奋好学。潜意识里都认为一个智商高聪明的孩子成功的概率就高。殊不知,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或勤奋,而是“好奇心”。
“好奇心”专业的说法,叫“认知需求”。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于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因为好奇心,小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识字;因为好奇心,青少年学会了学习知识,学会了交朋友,学会各项职场技能。所以说,好奇心是我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寻求知识的动力,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其实“好奇心”也分两种,一种是消遣性好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奇害死猫”里所形容的好奇,比如那些八卦新闻等都属于消遣性好奇,这类好奇没有积极意义,生活中尽量控制为好。
另一种是认识性好奇,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才是能真正激发创造力的好奇心,也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好奇心。
既然好奇心这么重要,那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好奇心呢?
具体的训练方法有三个:
狐猬策略:
就是说要像刺猬一样至少掌握一项技能或一个领域的知识,然后像狐狸那样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同理心询问:
其实也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自然是大不同的,可以站在朋友的角度,对手的角度,老师的角度,小孩的角度等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你的好奇心自然就激发出来了。
匠人思维:
大家都知道,匠人是指在一个领域对细节苛求,要求精益求精的人群,面对一个产品或一副画,不是只求完成,要求的是完美,就是研究如何把细节做得越来越好,研究的过程就是激发好奇心的过程。
今天的晨读主要分享了“好奇心”是我们人生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以及“好奇心”的两种类型,最后提出了训练“好奇心”的三个方法。
对于一个内向而对外界不怎么好奇的人来说,怎么解呢?还是先从“同理心询问”开始训练吧!加油!亲爱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