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十分钟冥想》是冥想及正念专家安迪·普迪科姆著写的,作者创建了“头脑空间”项目,帮助我们从冥想和正念中获益。这本书操作性很强,我听后决定:每天冥想十分钟。
我们常常听说冥想这个“词语”,也知道身边有朋友在天天冥想。有人说,冥想就是禅修时打坐修行的一种静思。
其实,冥想跟宗教无关,冥想是安顿身心、获得真正快乐的一种工具,它让我们练就的是如何获得足够的头脑空间。
那头脑空间是什么?就是给我们带来深层次快乐的那种载体,与我们身心灵的健康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安迪·普迪科姆是英国人。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决定出家,随后他真的就去了世界各地的寺庙,出家做了和尚。他为什么会选择在上大学期间就出家?
因为他曾经体验过头脑空间带来的快乐。在他11岁那年,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希望尽快恢复平静的生活,于是花钱报了一个冥想的班。安迪·普迪科姆只去了一次,但就在那一次的冥想课堂上,他体验到了一种深刻的、平静的喜悦。这种快乐让他觉得需要跟同学分享,所以第二天他回到学校时就跟同学讲了这种体验。但他没想到,等他第三天来上学的时候,他们班的同学都在课桌上盘腿而坐,一块儿嘲笑他,这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从那以后,他就没有再走进过冥想的教室。
这种快乐的感受在安迪·普迪科姆体内种下了根,那是一种没有期待也没有恐惧的感觉。因为当一个人的内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恐惧,他就无法获得宁静,即便是在风景如画的环境里也是如此。
等安迪·普迪科姆到了18岁,他重新捡起了冥想这件事。原因很不幸,他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妈妈再婚了,再婚以后他有了一个异父异母的妹妹,那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妹妹,有一天出门的时候小可爱遇到了车祸,死了。这件事情让他们全家都非常伤心。另外一件事是他的前女友因为心脏病手术去世了,他伤心欲绝。
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是在圣诞节的那天,圣诞晚会结束后,他和一群朋友在街头一块儿聊天、嬉戏,突然一辆失控的车冲向了他的朋友,他们被撞飞了,好几个人当场死亡,还有很多人受到了重伤。
这些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安迪·普迪科姆觉得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当中正常地生活下去,他需要寻找心灵的宁静。于是他选择出家,来到了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英国,他去到一个个地方的寺庙,学习怎么样能够更快地获得冥想和正念。
我们都知道,正念就是不带评判地与当下产生连接,就是能够完完整整地生活在当下,而不是在心中对此刻当下充满各种各样的评判。
正念和冥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冥想是获得头脑空间的一种方式,或者说,冥想是我们达成正念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在所有的方式当中最容易的一种。头脑空间是一种深层的宁静感、富足感、满足感,它无关情绪。
安迪·普迪科姆在印度游历的时候,遇到一个叫乔希的人,乔希跟他讲了自己的故事。
乔希真是不容易,先是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岳父母、妻子和第四个孩子的生命,洪水过后的一场瘟疫又夺去了他剩下的三个孩子和自己的母亲的生命。最后他跟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他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着了大火,他的父亲死在这场大火里,他甚至都不知道那场大火是不是他父亲自己放的。
乔希的人生遭遇了如此大的痛苦。安迪·普迪科姆问乔希:“你在冥想中,有没有改变对过去那些事的看法。”乔希回答说:“那并没有改变我的感受,但是改变了我对这些情感的体验。虽然我仍时常感到一种巨大的悲痛,但是相应的感知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自己在这些想法和感受中找到了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有一种平和安宁之感。”乔希还说:“这种感觉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夺走的,无论再发生什么事,我的心中永远存在这样一个可以让我皈依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安迪·普迪科姆所说的头脑空间。
安迪·普迪科姆让先试试什么都不做,即“无为”的感受。我来念导引词,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做一做。
他在书中说:“现在你就试试,待在你现在坐着的地方,把书合上并放到你的大腿上。你不必刻意坐到某个地方,只需轻轻闭上眼睛,静坐一两分钟。如果有很多思绪涌现出来,没关系,任由它们来去,你要体会静坐的感觉,什么都不要做,只需一两分钟。
一两分钟只是让我们感受到“无为”的感觉。我们每天都处在分心的状态当中,比如,看电视、看手机,都是一种分心的状态。分心所带来的是暂时的快乐,而我们现在所要追求的是持久的头脑空间。
安迪·普迪科姆在书中又让我们做第二个练习——“感觉”。
只有两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个小练习。随便你坐在现在的任何位置上,别动就好,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种躯体感觉上,最好是听觉或者视觉上。倾听周围的声音,闭上眼睛,这些声音有时候有点儿难以捕捉,因此,我们也可以睁着眼睛,盯着房间中的某个特定物品。试着尽可能长时间地专注于它,切记以非常轻松、非常自在的方式。如果你被自己的想法或者其他躯体感觉分了神,只需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回到我们之前专注的那个物体上,一如既往。
当你看见蓝天白云,当你听到鸟叫蝉鸣声时,体会一下随之而来的那种深层的喜悦,那就是就头脑空间的感觉。
安迪·普迪科姆在书中说,练习冥想,不要那么着急,想练习冥想,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先学会接触,先明白冥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建立一些对于冥想的正确认知。过去很多人都认为冥想就是停止思考,所以人们练习冥想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停不下来,我满脑子总有念头出现,我的冥想是失败的。其实冥想并不是让我们停止思考。
安迪·普迪科姆在寺庙里一天要练习18个小时的冥想,每天上午三点钟就开始练,一直练到晚上,然而18个小时的练习都没法让一个人真正地停止思考。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有一天安迪·普迪科姆跟他的师父抱怨自己没法停止思考,他的师父说告诉他,你想象自己坐在马路边,眼睛上蒙着一个眼罩,遮着你的眼睛,然后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来往的车辆上,听着一辆车从远到近再离开,又听着一辆车由远到近再离开,每一辆车上所装载的是你一个个的念头和想法。然后这个时候摘掉眼罩,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车过来、离开,过来、离开,这就是你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并不是要停止这些“车辆”,关键是你要能够看到这些“车辆”的来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