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在中国农村,添丁进口自然是件高兴的事,何况这次老婆生的是个结结实实的男丁,四喜更是喜上眉梢。
男孩一天天长大,浓眉大眼,白白胖胖,人见人爱。这年,土地已承包到户,有了儿子支撑门面,四喜每天早出晚归,浑身似有使不完的劲,地里庄稼也似水葱般,长势喜人,丰收的年景,已成定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农村父母的心头之念,何况是自己有了日日头顶烈日,风餐露宿之深切体会。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混出个名堂,好脱离农村这一亩三分地的桎梏,光宗耀祖自不必说,自己能扬眉吐气倒是真得。
四喜家的儿子也有几分天分,功课完成得好,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就是在班级里的名次,时高时低,不太稳定。
四喜文化程度不高,小时候学的那点东西,早就就着窝头咸菜吃到肚子里去了,于是,走村串户,访名师、求高徒,指点儿子功课,以期儿子学业有所提高。
四喜一家子的注意力都在儿子身上,儿子是重点培养对象。长期的娇惯放纵,难免会助长孩子的懒惰和蛮横,且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百害无一利,只能让他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这样的孩子即使成了才,日后对父母也不会谦让和尊重。
何况,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四喜家的公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没受过跌落和委屈,四喜自己每天拼死拼活地在地里干,儿子都长到十四五岁了,啥活也不让他干,只是一味地抓功课、促学习。
事情往往不按人的意图发展,四喜家的儿子因为学习成绩总是不扎实,最终还是名落孙山,复读两年,始终与大学无缘而擦肩。
以后的十几年的光景里,尝试着走遍了各工厂工种,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问题是不服管,感觉自己一肚子文化,比谁都牛,至今,终日无所适从,只是混日子罢了。
因这后生长得模样可爱,走到哪里,倒不乏女孩子的青睐,于是,终于抱得美人归。按说成家立业,有了老婆孩子,人生到此也该定定性了,此男却总是大摇大摆、刁钻刻薄,我行我素,且终日与烟酒为伍,喷云吐雾,一副醉生梦死之态。
没钱没粮,老爹身体尚且硬朗,又终生抱定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囤里有粮,银行有些许存款,在这个节骨眼上,自会供应奉上。他知道老爹断不能看着他受苦挨饿、走到妻离子散的那一步上的。
人说“三十而立”,这四喜家的公子已经三十有几,却迟迟不能担起生活的重担,终日游手好闲,究其原因,也是四喜自己种下的恶果。孔子曰:子不教,父之过!良好的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得来的。
做父母的啥事都亲力亲为,让孩子不能练就独立生存的能力,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从小,得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俗语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吃苦,也是对孩子意志的一种磨练。
对孩子过分宠溺和娇惯,不是爱孩子,反而会助纣为虐,害了自己的孩子,葬送了孩子的前途,毁了他一生的命运。醒醒吧,那些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父母!醒醒吧,那些至今还庇护在父母翅膀下的儿孙们!
作者简介:静思、笃行、惠泽、善念、感恩,摒弃所有凌乱的心思和繁杂的情绪,做一朵凡花,在人世间寂静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