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修行要对境修心,历事练心,在承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力,才能够慢慢走上证道的路径。过去的三年对这句话有直接的感悟。因为参与有机农场,生态农业,见证各色人等,也碰到人生中最大的“舍得”的考验。走过来,尽管现在还依旧在山谷缓慢的爬行,但清晰的明白,已经在一条上升的路径上。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会有多少变化,有多少挑战,至少在心上已经做好了准备。
遇上中国式众筹,从开始的热血沸腾,感觉到打通任督二脉,到不断的反刍,理性的分析和累积沉淀,到今天慢慢开始尝试用众筹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虽然也还没有完成一个标准的中国式众筹的项目,但是用众筹的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变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在这个过程真正感受到获益。
在众筹的思维中,与不同的人的关系交往,相比较于传统的创业组织模式,在修心的境界上,强了不知多少倍。尤其国人的性格偏含蓄,顾面子,往往很难扑捉到言辞背后的真正用意。在与更多的股东合作,考验的真正是自己的内心。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你的项目,用什么样的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用什么样的发心面对想要和你一起合作的人?当你能够真正把得失利益放下,能够有更加开放的心去包容和共享,才可能打开众筹的大门,走上一条众筹的阳光大道。
在修这条众筹之路中,境界之所在或在三者:
第一、 是你对未来的真正追求是什么?这决定了你如何使用众筹的工具。是仅仅满足自我创业的需求,还是能够帮助利益到更多的人,还是利用这个工具为社会创造价值。我想杨老师的境界或许在第三层,这是他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牛人认可的原因。
第二、 是你对自己的开放程度和对他人的包容?人最难面对最难克服的是自己,贪嗔痴慢疑,凡人皆有。无论是发起众筹还是帮助架构,首先需要让别人认识你,因此,你开放自己的程度和对他人的包容程度,决定了能够吸引什么样的人,也便决定了你所处的能量层次和项目所能达到的高度。
第三、 是你面对困难的挑战和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众筹之路看似降低风险,但却需要你付出更多,操作的困难自不待言。而在困难中,你是否能够去坚持梦想,超越自己,是否能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便决定了你能够将项目带领到何方?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众筹未必是创新创业的唯一路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之一。放下心理的执念,用众筹的思维解决生活或生命中的问题,对境修心,最终便都会是自我解脱和成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