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谁会帮谁?抱着侥幸的心态左顾右盼后,自己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有些朋友总觉得自己也许会被冥冥之中的天意所选中,一瞬即将成为别人的焦点。
或许是吧,梦想和现实的差别就是在于,一个只用去想,另一个却要去做。
有句俗话叫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此话让人受益匪浅,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上,乃至学习上也能经常遇到。紧急的时候开始慌张,慌张完了开始早知道,早知道过后,就没有什么过后了。这也是一种历练,一种对自己没提前做好准备的惩罚。既然都知道了,那么又继续这样过着。
打开包里,要么准备了干粮忘记带了雨伞,要么带了雨伞忘记了准备干粮,我总是太忙了,所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记不到那么清楚了。可当事情临到头了,鸡毛也能变成凤羽,蒜皮也能变成龙鳞。一句句的借口拷打着我自己。也掩盖了自己的愿意即刻去改正的败坏心态。
一个人想要开始改变的时候,就一定会收拾掉自己所有的借口。错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理由。只有马上去纠正才是真正智者的做法。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很多先天的,后天的毛病和不足。有些是老天限制你无法去改变的,比如遗传的东西。但是有些能改变的,把它改掉,贬义变成褒义,有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毛病这东西是真的很难去改变的,它通常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头脑不经思考的条件反射去做的时候,体现得玲离尽致,这也是很多毛病改不掉的最大的原因,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找对方向。
怎么去找方向呢?治病得治本后除根,诸葛亮曾说过这么一句,待重病之人,需用稀粥等温和之物调理,待身体素质好点以后,再以猛药攻之,方可痊愈。如不已温和之物先调理而直接猛药攻之,实难成以。如此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望闻问切。
而这个望闻问切,是给你身边的人的权限,自己没办法做好的。
望,从表面上能看出,闻,言也,语言是门哲学,也是情商的体验,问,一般几个问题就能从你的答案中显示出一切信息,比如不耐烦,敷衍了事,信口开河等等。至于这个切,就把他当成做事,而不是切脉。。做事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光说不做,或者言过其实华而不实。。
看别人的缺点那是相当清楚,反之,别人就能给你指出很多很多的玩意儿,别去找借口,别去怪别人说话难听,良药苦口利于病。
当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后,先要把心态调整好,是为了什么要改变自己?别问我,问你自己。当你有了答案,那它既是你的目标。习惯要怎么改?你要了解这个习惯的前置条件是什么。比如我喜欢骂脏话,那我骂脏话的前置条件是发火,还是不经脑袋想直接说出来?
那我发火的前置条件又是啥,受不了气?别人说一句不好听的就发火了?那我为什么又受不了气?我心胸太狭隘了?想到这里,我估计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改了。每一个问号就是一个节,一旦你找到自己能解开的了,或者说自己觉得自己能解开的,那就开始去努力了。心胸狭隘怎么去改?多看看书,多读读报这是心理疗法,出去多受受窝囊气,做事多去想结果。这是物理疗法。久而久之,眼光就会放长远很多,做事说话也会多经过大脑思考。情商提高的同时,眼光也更加长远了。试问,当你成为这样的人的时候,心胸还会狭隘吗?一次性就把问题链里的问题全解决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自欺欺人和敷衍了事,谁也帮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