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中,孙三娘的遭遇最让人唏嘘。
她漂亮又能干,贤惠又麻利,勤俭节约、任劳任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仅能杀得了猪,也能做得一手好果子。
细心供养着儿子,用尽各种方法劝儿子好好读书。
但就这样一个漂亮贤惠的女人,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竟然被丈夫背叛,被儿子嫌弃。
可悲可叹。
三娘像极了我们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妻子、妈妈的影子,他们勤劳、善良又肯吃苦。
但是,事事要有度,这个度过分了,就变成了妈味。
这里的妈味,并非是“妈妈的味道”,而是用力过度的产物,是大包大揽的妻子,是控制欲强的妈妈,让人从心底里只想逃离、反抗。
我们女人,不能只围着老公孩子、以家庭为中心轴去转,不能让自己的价值,通过是谁的妻子、谁的妈妈来体现。
爱家人之前,要学会爱自己,自己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生活,学会自我成长。
01对丈夫:不要大包大揽
孙三娘对傅新贵的付出可谓是毫无保留,努力创造条件和他结婚,结婚后全心全意照顾家庭。
连丈夫做生意的本钱,都是三娘杀了两年猪辛苦攒下来的,所以三娘在傅新贵面前趾高气昂,认为丈夫是依靠了他才有今天。
孙三娘每天都在努力赚钱,为了给家里赚更多的贴补,杀猪、煮菜、做点心果子……她干活不嫌脏不嫌累,各种活计都去尝试过。
在家里为丈夫洗衣做饭,照顾儿子,一点也不让丈夫操心家里的事儿。
她对丈夫的好,希望丈夫能给她对等的回报。
傅新贵却不这么认为,他感受到的是她的霸道、蛮不讲理,在家里没有话语权,拿儿子的话来说,就是非打即骂。
他对儿子说:这个家,我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带你出去透透气……
常常听到身边人这样抱怨:我老婆(女朋友),整天唠唠叨叨,烦;来来回回就那几句,俗;强势霸道还不讲理,厌。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是另一个完美全职主妇,她对老公平许幻山照顾的无微不至。
对外前期公司打天下,中期拿下订单,到后期未来公司规划;对内大到家庭管装修、中间照顾儿子,小到老公袜子的颜色。
最后,许幻山却想逃走,说:“原来我是你的大儿子!”
她再面面俱到,也是越界了。
这种“妈味”是全方位的大包大揽,是对身边人不自知的控诉指责,是“都是为你好”的不容拒绝,也是缺少边界的指手画脚。
婚姻中的我们,这常常是痛苦的来源。一方认为自己是倾尽所有地付出,应该换来另一方的感动。
殊不知,在感情、婚姻中,一方越是全方位的包揽,越是频繁的指责,越是不容拒绝的强势,另一方就越想逃离。
02 对孩子:不要只提要求
对于儿子傅子方,她更是严格。
自己再苦再累,也不会苦着饿着儿子,要求儿子: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考个好功名。
儿子考了丙等,还逃学,被三娘抓了个现行,她气急败坏,不分青红皂白,拿着棍子就在路上打儿子。
儿子傅子方说他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她只一味的强压,让儿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傅子方后来说,他恨三娘,恨她只知道让他读书,讨厌母亲总是让他去挣那个凤冠霞帔。
说宁愿认别人当娘,也不愿意认孙三娘。
这也是傅子方长期压抑的结果,找到一个突破口,爆发出来而已。
孙三娘对儿子的爱,又是多少家长的真实写照呢?
都说母爱无私,可这种爱是裹挟了自私的爱,索取的爱,交换的爱,是我对你好,但是你只能听我的。
在打着“都是为你好”旗号在劝说,和缺少边界感的指手画脚。
《小欢喜》中宋茜问女儿:“如果你连高考都考不好,哪还有什么人生啊?”
对女儿的管教,每一次都是精准打击,是压抑,更是威胁。
《隐秘的角落》里的周春红,喂儿子喝牛奶,儿子喝到的,却不是关心,是一味让人窒息的毒药。
嘴上说着为你好,心里想着要你强。
这样的妈妈,是压抑,是束缚,是紧张,是不安,是胁迫,是恐怖,是威胁。
早已超出了妈妈的包容与安全感,不再是受了委屈的怀抱,也不再是遭遇苦难时的港湾。
妈妈这样的不惜一切,只会换来触底反抗与逃避。
03 对自己:不要忘记自我
孙三娘为老公为孩子为家庭,里外一把抓,唯独没有自己。
被休以后,孙三娘无处可去,狼狈回到娘家,发现房子塌了,她早已无家可归。
她把个人的价值全部寄托在婚姻来体现,让她迷失了自我。
她忘记了好好爱自己,忘记了要时常回家看看父母,娘家的房子塌了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是傅新贵的妻,是傅子方的娘。
所以父子的背叛,三娘整个信念完全崩塌,伤心欲绝,跳河自杀。
若不是被赵盼儿恰巧遇到,就糊里糊涂做了水鬼。
在死过一回后,三娘还在那里自怨自艾,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以后要怎么活。
好闺蜜赵盼儿点醒她:
你是孙三娘,又不只叫傅子方他娘。
我们不能因为结了婚、当了妈,就放低了自我要求,比如尊重他人,比如自我成长,等等。
而且婚姻只是人生某一部分,不是全部。
遇到渣男,是不幸,但不能因此否定自我,婚姻里另一半做了突破底线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及时止损。
如果只是觉得付出回报不对等,那就去做改变,不喜欢做的事,尽量不做;不该分内的活,少干;跟身边人分工明确。
学着控制情绪。
不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周围的人,这也包括自己的家人、孩子、朋友、同事。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我。
我们要把向外求变成向内诉。与其花时间去要求别人去做,不如问问自己,内心需要什么?
需要钱。
那就去工作,去挣。
需要认同感。
那就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坚持将擅长的事做精做好,自然会换来别人的认同。
如果没有任何追求和爱好,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
现在、立刻、马上。
我们养育孩子,要付出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温暖、安全,能够被倾诉、信任的母亲。
我们常常说要言传身教,你把自己过好了,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榜样。
04
拒绝妈味,从拒绝做大包大揽式妻子开始。
拒绝妈味,从拒绝做强势控制型母亲开始。
拒绝妈味,从拒绝做迷失方向的自己开始。
付出不对等,收回溢出部分,实现自己的诉求;所遇非良人,错本不在自己,要及时抽身离去。
用心对孩子,付出爱和尊重,榜样比指路更重要;好好爱自己,重新拾起梦想,成长比成家更重要。
王尔德曾说:
爱自己才是终极浪漫的开始。
余生很昂贵,你都不爱自己,为何别人会能无条件爱你呢?
人只有会爱自己了,才能爱满自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