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发现有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夫妻哪一方都出现过。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或与外人、朋友相处时,说话都很注意分寸感。可是从外面回到家里以后,就揭开了那层伪装的面纱,呈现给家人或亲近的人最不好的一面,说话不注意,伤害最爱自己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还不懂得一个道理,我们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我们将会有怎样的人生!
以前我一直认为,性格直率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只要真诚待人,说话冲点也没有什么,因为心眼不坏,不害人就行。
可是,自从看完学诚法师的《好好说话》这本书,我顿然大悟。所谓心眼不坏,口无遮拦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无知找借口罢了。
一个人的语言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言行。如果言行是正向的,会把我们引导到积极正向的方面去生活。如果言行是负向的,说明内心和思想有许多错误的认知。如果不加以改正,就会产生烦恼和痛苦,让我们有一个错误的人生。
有人说,改变生活要改变心态,可是有些人也许没有意识到,改变生活中的说话方式,也能改变心态。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说话之道。
学诚法师告诉我们菩萨的说话之道:首先说话要有慈悲心,其次说话要有智慧。人性有许多弱点,如不注意慈悲为怀和用智慧的方式说话,在与人沟通中不能觉察,会在不经意间,把痛苦添加在别人的心里。所以说话时要有慈悲心,想到别人听我们说的这句话会有怎样的感受。说话懂得用智慧化解矛盾,用善巧方便的语言不伤害到别人,能体恤别人的尴尬和难处,只有这样,说话才能得体和有分寸感。
历史上有一个因为说话不当导致一个人一生悔恨的公案。1786年春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到巴黎戏剧院看演出。观众里有一个公爵叫奥古斯丁,他见到王后“咻咻”吹了两声口哨,国王知道大怒,把奥古斯丁关进了监狱。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王后上了断头台,无人为奥古斯丁伸冤。之后拿破仑上台,没有人想起奥古斯丁的冤屈。直到1836年被关押了50年的奥古斯丁在年已72岁时才被释放。奥古斯丁只因他吹了两声口哨,从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可见,语言的力量不可小觑,一个人的语言可载舟也可覆舟。
《好好说话》让我认识到未知的自己,也让我认识到想改变生活,就要有善语、行善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善语引导生活,用善行改变生活,好好说话,才能说出一个美妙、幸福的人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不惑青莲,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