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商鞅变法
魏国和楚国在战国初期大放异彩的时候,秦国还是默默无闻的西垂小国,但秦国即将迎来一位魔术师——商鞅。商鞅不是他的本名,变法成功后秦王封他在“商”这个地方(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因此后人管他叫商鞅,或尊称为商君。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在没有封地之前,人们一般称他为卫鞅,还有叫他公孙鞅的(国君的儿子叫公子,公子的后代就被称作公孙)。国君的儿子只有一个能当国君,其他儿子各有分封,头两代还好,几代之后,孩子越生越多,家族越来越庞大,有些小支的后代混的越来越不好,虽然有着贵族的血统,可是无钱无权,逐渐也就沦落到社会底层。商鞅就是这种情况,孔子也是。
但和真正底层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接受过贵族的教育,有专业技能,于是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国家,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血统)获得高贵的地位,像商鞅。有的授课讲学,把过去贵族才能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普及到民间,像孔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推动社会各个阶层流动起来,不再像西周和春秋时期那样,出生就决定了你的身份,贵族永远是贵族,贫农永远是贫农。贫农接受了教育,也有机会建功立业,改变自己的地位。所以战国时代的社会,要比春秋时期活跃的多。
商鞅先来到魏国寻找发展机会,在当时魏国国相公叔痤(cuó)家里当侍从,公叔痤发现了他的才能,向魏惠王大力推荐,可惜魏惠王没有识人的眼光和用人的气度。商鞅在魏国无所事事,便去了秦国。这大概是在公元前360年。
此时秦国国君是秦孝公,他感慨于秦国积贫积弱多年,很想重振秦穆公当年的威风,遇到商鞅,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全权委任他在秦国开展改革。改革必须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行,商鞅想了一个办法。他在都城集市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给十两金(原文说“十金”,我们姑且猜是十两,另外虽然战国时已有黄金,但古文中出现的“金”不一定指黄金,也可能是黄铜,或其他比较贵重的金属)。三丈的木头虽然够重的,但一个壮年男子也能扛动,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官府在戏弄大家,肯定不是真的。见没人出来,商鞅又宣布把赏金加到五十两。这时一个小伙子站出来完成了任务,商鞅当即给了他五十两金,然后就宣布了改革的措施。通过立木为信,老百姓明白这次官府是讲信用的,对改革措施也就愿意接受了。
对魏惠王来说,错过商鞅比错过吴起的后果严重得多,商鞅的改革在短时间内就使秦国由弱变强,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对外讨伐的战争,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后来的几十年里,秦国不仅夺回了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地,并且夺取了魏国的河东领土,大家可以对比这两讲的题图,商鞅变法四十年后,魏国已经被秦国削夺了很多国土。
商鞅施展了什么魔法,让秦国脱胎换骨?这个问题先不说,后面我们会专门讨论。
5、合纵与连横
秦孝公去世后,继任的秦惠文王很讨厌商鞅,和吴起一样,商鞅也是在改革成功后被当权者杀了。但是秦惠文王和他之后所有的秦王,并不反对商鞅的做法,秦国一直巩固了商鞅改革的成果,这使得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优势不断扩大。大家看这两讲的题图,秦国采取了十分正确的战略,通过不断打击魏国,巩固了黄河以西的国土,并逐渐占据黄河以东的魏国国土,确保了自己的安全,同时花了不少时间占领巴国、蜀国(今天的四川、重庆),这是中国著名的粮食产地。这样秦国和其他国家几乎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形势。
于是,战国中后期的显著特点就是秦国独战东方六国:赵、魏、韩、楚、燕、齐。秦国能以一敌六,首先当然是因为商鞅变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秦国的位置太好了。大家看下面的图:
秦国北西南三面都是崇山峻岭,东面有黄河,把秦国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东方的国家想要攻打秦国,最可行的就是走地图上的崤(xiáo)函通道,但这里有一道著名的关口——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代形容秦国的地形占便宜,有“百二秦关”的说法,就是说你来一百万军队,我只用两万人就挡住了,因为基本上只需要防守一个函谷关。在与东方各国一百多年的对抗中,秦国也不总是占优势,但这时他就缩回函谷关内,城门一闭,谁也奈何不了我。这时我们清楚了吴起当年替魏国拿下河西地区和函谷关的深远用意了,那是拿住了秦国的七寸,可惜魏惠王又给放开了。
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东方各国感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与秦对抗,于是有人创造了“合纵”理论,看题图,由北至南与秦接壤的是赵、韩、魏、楚,他们处在一个纵线上,把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就叫合纵,当然合纵的时候也会拉上燕和齐,齐国甚至还做过合纵的队长。提倡合纵的是公孙衍和苏秦,古人管他们叫纵横家,就是专门游说各国,搞合纵或连横的人,这些人很有意思,他们并不专门为哪一国服务,但却以巧言善辩,调动各个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公孙衍曾经实现五国相王,结成五个国家的联盟,苏秦更是曾佩六国相印,七雄里的东方六国都任用苏秦为相。这两位都给秦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秦国也有对付合纵的办法,就是连横。连横和地图没有太大关系,就是针对合纵造出来的一个对应的词,它的含义就是破坏合纵。各国虽然联合起来了,但毕竟各有各的利益,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搞破坏。连横的代表人物叫张仪,他使得招比较损,比如抓住一个国家狠打,逼你离开联盟,用得更多的是骗,比如他郑重许诺魏国和楚国,只要他们离开联盟,就把秦国曾占领他们的战略要地还给他们,比如河东。魏国楚国为了这口头的承诺,忙不迭地退出联盟,甚至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还攻打、辱骂过去的盟友。等到他们和联盟彻底闹掰了,张仪就闭门不见,打死也不承认过去的许诺了。魏国楚国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古老的道理——天上不会平白无故的掉下馅饼来。
到了范雎(jū)任秦国相的时候,进一步发展了连横理论,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办法,与相距较远的楚国和齐国搞好关系,集中精力打较近赵、韩、魏三国。范雎的办法效果极好,缺少了齐楚两大国的支持,赵魏韩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下越来越弱。
令人感慨的是,张仪和范雎都是魏国人(商鞅也曾希望为魏国服务),这些人才魏国哪怕好好的用一个,也不至于被秦国欺负的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