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吞下过最难以下咽的苦果之一,就是意识到:那些你曾极为在意的人,却根本不在乎你。
这并非你的错,也不是你的失败。这只是残酷的现实,它在提醒你:
你的价值,无需他人来定义。那些不关心你的人,并不能决定你的分量 。
精力有限,请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别再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对你无感的人。
学会“不那么在乎”。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没有人真正在乎你,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
当你开始收回对那些不在乎你的人的关注,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赢回了自己。
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赚了点钱,就飘了。
好不容易攒下10万块钱,再贷款20万去买小米YU7。
人生又进入到归零的轮回,甚至更差,因为背负了负债,而且增加了一个支出渠道,更难攒钱了。
本质是没有见过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最优解,找到这个最优解的过程,一定是克服自己过去习性和惯性的过程
因为习性和惯性,往往把自己推向人生的最差解
一定要错位竞争,选一个自己进入就能当王者的赛道。甚至是很小众的赛道。
一定要聚焦,要专业,就是这个赛道除了我,谁都不行。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真以为自己是六边形战士,什么都能搞定,其实每个人若是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已经无敌了,但是一定要深耕。
大人物讲的话,都是有道理的,是咱理解不了,从而觉得他在吹牛逼,例如马云说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例如王健林说1个亿是小目标,例如刘强东说不知道媳妇漂亮不漂亮……刘强东的周围,有丑的吗?漂亮不是标配吗?还有一点,企业文化,我们以为企业文化是吹牛逼,但是随着我们自己成长,慢慢的发现,企业文化才是这家企业的内核,例如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核。
很多东西并不是假大空,是咱太LOW了,GET不到,例如宝马的驾驶,劳斯莱斯的奢华,这些世界一线品牌真正的设计理念或者说竞争力是什么?就是企业的魂。为什么山寨的就是山寨的?形似而神不似。
时代变了,不是一个营销的时代。是一个产品会说话,而且是无数人帮你说话的时代。谁先意识到这一点,谁牛逼。
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因为专业做高端,自然会被高端客户反向教育。
那么,回归正题,整个儒家学说,到底说了个什么事?
其实,就是一二三。
第一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我经常在文章里说的一句话就是不伤害他人,言语上,行为上,思想上,总而言之,我对这个世界可能加不了分,但是也减不了分。
《论语》就讲了这么个事。
第二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层就是,在不减分的前提下,尽量的实现为这个世界加分,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这就是我经常写的一句话,咱为什么要欣赏或崇拜有钱人,因为有钱是对社会价值的回馈,一个人越有钱,对社会贡献的价值越大,当然大家总能举出反例。
《大学》、《孟子》就讲了这一层。
第三层,与天地参。
大体意思是人与宇宙,和谐共处,这个有点虚幻,用丁元英的话来说就是:天道就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中庸》就讲了这个思想。
参透规律,顺应规律。
例如我做定投常说的那八个字:潮起潮落、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