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No.006:少年巴比伦,我看见你了未曾流出的眼泪

    在一场大笑中开始看《少年巴比伦》。

    能把风花雪夜和下里巴人、脏话和诗写在一起,近期看的书,也就只有它了。

    我是在上中学那会发现了有时候说脏话有一种特效, “当你发自肺腑、斩钉截铁、并且带着一点喷薄而出的口水”说出一句脏话时,“你会发现这个过程相当痛快,就像窝在胸口的一股浊气跟口水一起喷出去了….”

    上面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小伙伴的头说的,她强调:“说的时候要非常痛快、果断、斩钉截铁!”

     后来的事实证实,有些时候,说出某句特定的脏话,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比如,开车的时候对方差点撞着你,命将不保的瞬间被你化险为夷。事后必须摇下玻璃窗,对那台无辜的车和躲在车窗玻璃后面的肇事者破口大骂出一句脏话。

    是的,曾经挤公共汽车都会脸红的自己,做过这样的事。

    在下决心死守住自己的舌头,将说脏话万分之一的概率降为零的时候,来看《少年巴比伦》,面对字里行间汹涌而出的脏话,说实话,我是有些小心戒备的——本来就对心理暗示十分敏感,要是不够警惕,万一梦里吐出一声脏话来,是会被人嫌弃。

    就这样,在忍不住好笑又有些戒备的状态下,迎来了故事的高潮迭起部分,那就是主人公路小路和白蓝的爱情故事。

    他们很得人心地走到了一起。

    越是描写得美好的爱情,在它逝去之时,越发叫人扼腕叹息。

    故事的结局是,路小路辞职去了白蓝所在的城市,而白蓝已经走了。很多年以后,他们也曾有过一次不期而遇,白蓝装做不认识路小路,最后只在电话里说了一句:“再见,我明天去英国”。

    有着“预料之外的开始”,有着“预谋好的的必定分离的结局”,我们旁观的这一场爱情,注定了一开始就是悲剧,只是主人公带脏话的幽默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在这段爱情里,他们彼此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路小路离开了工厂,成了作家,白蓝去了国外,过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用了一首诗作为结尾。

    “….没有人想过

    在疾行的列车中倒下

    农田飞奔,以及树木和云

    这一切多像是悲剧….”

    我梦里会冒出脏话的担心是多余的,书页合上,我只记得结尾是这样写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他哭得如此伤心,泪水汹涌,仿佛把我二十岁那年的伤感也一起滴落在了旅途上。”

    我却宁愿它是这样一句脏话:

    滚蛋吧,眼泪君!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实话我去年看了数不胜数的电影,只要是比较有名的电影我基本上都有看。记忆中比较深刻的就只有几部比如“西游伏妖篇”“...
    糜途阅读 4,571评论 5 2
  • 排队入席。 不准说话。 坐正,端起饭碗。 把菜碗推出去,方便师傅加菜。 不准浪费。 吃完,洗碗,摆放回去。 斋饭,...
    修行的小仙阅读 1,345评论 0 0
  • 我们回顾一下所显示我的评估内容。首先,我们的思想和信仰会不可避免地被其他人影响,尤其是在童年。其次,感知和记忆是有...
    柳涛虹阅读 1,605评论 0 1
  • 高性能计算(HPC),也即超级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超越了摩尔定律,得益于此,作为大国重器的超算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
    猫饭先生阅读 8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