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接到学校发的通知,要在3月31日上午去教体局参加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工作。看到这条消息后,我内心其实挺抗拒的,质疑自己的能力,班会设计、主题演讲两样我都不在行啊。可学校崔主任的一句话让我浮躁的心静了下来,她说:“学校为你提供一切需要,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只要你需要,你尽管开口,”听完后我在内心告诉自己:还有什么怕的,学校这么信任我,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应该全力以赴啊。
于是周五晚上我就搜集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把演讲稿给初步定了下来。同时我又上网查看了班会设计模板以及各种主题的详细资料,这才稍有安心的去睡觉。双休日因老家有事没能顾得上去仔细准备,周日晚上回到南阳我就抓紧开始读稿,从刚开始读的不通顺到通顺,但离背诵下来还是有一段距离。周一、周二在学校除了上课与午托,其余时间我都在读与背之间训练,甚至一个人跑到学校四楼的楼梯拐角处,站在高处想象成演讲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顺利“背”了下来,此时内心也有了一丝喜悦,因为自己感觉心中有东西,基本做好了准备。
周三如期地的到来了,我准时地到达教体局东四楼会议室,按流程签了到,抽了签。接着就开始了主题班会设计的笔试,是有关“我们和手机”的主题,还算是比较容易设计的,40分钟笔试结束后,就开始了演讲比赛。我是小学组的最后一名上场,看着有优秀且准备充分的;也有激动、有些许停顿的;更有直接拿稿上去读的,而我就属于了第二种。上台前就不停地给自己打气,你可以的!没事,你一定行!但一到台上就脑子趋于空白式,演讲勉强结束,下台后,心里有个声音重复了许多次:你自认为准备好了,可是呢?还是不行吧!还是没做到最好!但凡再在下面多背几遍,也不会是今天这样!
工作室里的卢升老师今天也参加了,她还是那么的博学多才,演讲声情并茂,名副其实的演讲者,心里既羡慕又为她高兴。但是在看到有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老师,人家是教初中的,教学工作那么的繁忙,但还是那么的自信、从容、淡定,顺利的完成演讲,心中顿时又再次否定着自己。但我这个人有个优点,会及时的自我开导,片刻自我谴责后,我就又专注的听完其他几位选手的演讲。因为我感觉首先,我能来参加就是一种勇气,其次,准备的过程也是难得的一种意志磨练,最后也是因为结束与卢升老师的谈话,她告诉我演讲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把经历说出来,没事多次的失败就是成功。
比赛结束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吃完饭就又赶回学校,到了学校看到手机上黄新老师发来的“比赛如何”的询问,内心一股暖意沁入心扉,没想到微不足道的自己,还能使繁忙的黄老师挂念着自己今天参加的这个比赛,并且安慰我:“经历比什么都重要,加油!”
是啊,正如黄老师今日的金句分享: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是你的硬伤;正视它、克服它,它就可以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当把全部力量用于改善自我而不是掩盖不足时,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今后,还是要继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阅读、写作、演讲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向榜样看齐,争取早日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