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总结3th week,2018
本周开始看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学贯中西的林大师,写下笔诙谐幽默、轻松灵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发挥自我想象,让情节更生动,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以前只是单纯的狠喜欢苏轼的豁达、放荡不羁和才华横溢,其实对其诗词也仅停留在知名度比较高的那些,对其生平的遭遇更是没有过多的了解过,而这本书,讲述了苏轼与弟弟苏辙间的诗信往来,两个互相扶持、性格迥异的同胞兄弟,亲人的欢聚更使人心情大好;还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事宜,如“青苗贷款”、仿商鞅式的“连坐法”,为了政绩、为了考核,民众流离失所、衣不果腹,而高层领导却不自知,大胆的改革创新不是不可取,可也要结合现状实事求是符合民愿;因为平时的直抒胸臆再加上小人们的暗算和群起而攻,因“乌台诗案”而受到牢狱之灾的已到中年的苏轼,应该也曾想到人生的结局,最后按照生前意向长眠于平顶山的郏县,但由于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不可杀士大夫”的指令而幸免一死,出狱后虽一贬再贬,但在治理一方事物上也是造福一方,比如常年旅居的杭州,那“三潭映月”,那“苏堤春晓”,那“东坡肉”等等,兴水利、建堤坝,如今名扬四海的“西湖”,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文人墨客们的情怀而更有历史韵味,犹如一座园林里的题字一样,是灵魂,是中心,是永久的思念。从苏轼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今的人们对很多历史人物大多都停留在知道他的名字而已,他们之所以名垂千古载入史册,成为一代伟人,是民族的瑰宝和无价的财富,现在的人们也终会成为历史,可又有几位可以成就历史呢,既然做不了伟人,能够自我成就,也算是不错的了吧。
不要在思虑自己小时候读书不多,浪费了宝贵的年化;不要到如今还叫苦不迭,蹉跎了一天又一天;不要总是期待着明天,而不珍惜今日的光阴;不要奢望以后的幸福生活,只能奋斗在当下。如果没有今日的辛苦付出,是不容易实现明天的美好愿望的,生活是公平的,所谓的不公平也只是人们自我划定的调调框框,选择不了出身,只能自我努力,本身就是开创奋斗的一代不容易,而辛勤坚守的一代更不容易。就如同不知道收割稻麦的辛苦,就不会珍惜粮食一般;不知道这天天静坐电脑旁的僵硬,就不会珍惜身体健康一样;不知道离别的痛苦,就不会珍惜在一起的片刻难得。无论你什么态度,无论你怎么做怎么想,无论你是否有收获,总之无论你怎么样,生活都要继续,日子总要继续,白天黑夜也要继续,继续下去,和昨天不一样,和明天有区别,活出自己,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