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舍得就是获得,捐钱不是伟大

她命运坎坷,曾被世界冷漠以待,如今却回之以温暖

舍得就是获得,捐钱不是伟大。

——卖菜阿嬤

今年70岁的陈树菊第一次“登陆”。

很早就期盼能看到大陆风光,但我不想花钱在旅游上。

钱,要给有需要的人。

她吃了很多苦,但给失学儿童的都是甜,

她用简单平凡的慷慨,

诠释了大写加粗的‘慈善’二字……

倾尽所有去帮助那些需要钱的人。

她说自己要一直坚持下去,

生活最好的方式,

就是完成我想要完成的事情。

活一天做一天,

做到最后一天,

这样我才活得最自在!

陈树菊却不以为然:

当初我受过大家的捐助,

赚钱了自然也要帮助别人。

从前,爸爸只卖葱、姜、辣椒、竹笋四样菜,菜样少,需求量少,很难赚到钱。

意识到这一点,陈树菊便开始增加菜品种类,并细心的整理、摆放甚至包装好...

口碑树立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在陈树菊这儿,没有买不到的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的菜摊是整个菜市里最新鲜,卖相也是最好的!

每次都一头扎进超市,研究起了当地蔬菜。

她说:“自从我13岁做生意开始,我从没有休息这么多天,我以前一年也只休息一天。”

她说自己不喜欢在镁光灯之下,

慢慢存钱做善事,是本來的我!

只有好好照顾菜摊生意,才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感动全世界,并不是她的本意。

她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做着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她也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很苦,因为帮助别人后,对方真心的笑容,就让她感到心满意足。

我不是什么英雄,

我就是一个卖菜的。

市场里最后一盏亮着的灯,永远是她的摊位

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保护家人和这个家!

哪儿也不去,

去了我的菜摊怎么办?

陈树菊却摆摆手:

我捐了钱,我很快乐,

觉得自己做了对的事情,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真的,我连睡觉都会笑出来。

每天只吃酱油拌饭,却热衷捐款的菜贩阿嬷。

一时间,震惊了整个台湾,连BBC都专门跑来采访,称她是:“世界上最不像,也最朴实的慈善家”。

培根说过一句话:给子女留下一份大家业,未必是对他们的爱。

因为年轻时的一段情伤,陈树菊一直未婚,她对三个侄子视如己出,所以决定一毛钱都不留给他们。她听过见过太多亲人为钱反目、为遗产打官司......但是她却这么说,“姑姑赚来的钱,以后都会捐出去,不会留给你们,但是姑姑会帮你们学会赚钱的本事。”

三个侄子闲时常来菜市场帮忙,陈树菊教他们如何做事、如何识人,也教他们什么样的朋友值得深交,遇事冷静、灵活应对,还有应对挫折要如何坚强面对。

为了供几个弟弟妹妹读书,陈树菊拼了命的赚钱。

从凌晨到半夜十二点,市场里最后一盏亮着的灯,永远是她的摊位,就连台风天她也坚持出摊。

阿嬷13岁就开始出来卖菜,只有小学学历的她靠着“50台币三把菜”的小生意,资助孤儿、给学校盖图书馆......多年来捐款高达1000多万台币(约224万人民币)

毕生节俭却为慈善挥金如土,

一生清贫却守得灵魂的高贵。

这位“卖菜阿嬷”传递的正是中华慈孝文化。

若为个人

领这奖就没意思

每次帮助人家,那天就会很好睡

I feel very happy after donating money...

It makes me so happy that I smile when I go to bed

钱要给需要的人才有用

Money is only useful if you give it to people who need it。

“钱,要给有需要的人才有用”

但真正赚到钱后,陈树菊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开心。

她不喜欢花钱,化妆打扮、保养皮肤、昂贵服饰,这些都不入她眼。对于扩大事业,她也毫无兴趣,因为一个菜摊就已经够她忙的了。

她突然发现,

钱在不需要的人手上,

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慈善的种子已经在心中埋下,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追求。1993年,陈树菊第一次捐款,以过世父亲的名义捐了1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2万)。后来,她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很平静,

又很快乐,

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快乐。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

每个人的用钱方法也不一样,

有人喜欢买一辆奔驰来开,觉得很拉风。

但我会想,

钱拿去玩了,就没有了,

很可惜,还不如捐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