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世居神州大地》
“炎黄子孙”与“华夏儿女”之解:
皆说华夏五千年,何谓“华夏”?华夏也称“华”、“诸华”,又称“夏”或“诸夏”;“华”,系古代秦岭之称,秦岭称“华山”,岭南称“华阳”,因南而阳。“华人”即为秦岭南、北之人。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夏”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有二解:一指禹,即夏禹,据考证,“禹兴于西羌”,据《史记·六国年表》载。而“华夏”一指“神州”,古彝人称为“夏”,今川滇黔部分彝区仍沿用,称为“夏”与“华”。“华夏”合称,后泛指中国,其源由此;“华夏儿女”、“华夏大地”、“华夏文化”均源于此。故华夏不是特指中原,而是源于夏禹,“禹兴于羌”,而此羌为夷——夏时羌未南侵,仍在今西北宁夏、青海,羌秦汉之后始往南侵,当时蜀西冉駹为彝地,“戈基人”(古彝人)部族,今临成都、茂汶不远的乐山峨边、马边、雅安石棉、汉源,大小凉山戈基夷裔分布甚广,汉字异写为“果基”、“沽基”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为鲧,鲧之父曰帝顼颛,顼颛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顼颛之孙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黄帝将其二子青阳、昌意降居江水(金沙江)、若水(雅砻江),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顼颛)。他们都在彝族聚居区,即今四川凉山和云南楚雄二州。
考古学家一直认为夏朝存有的古文《仓颉书》和《夏禹书》为原始人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直至1996年才研究发现,它们并不是原始人最古老的文字符号,而是古彝文祭文。其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帅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意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夏禹书》则不单单是古彝文,也不是纯甲骨文,而是两种文字混合,记述聂人(夷人)生活习俗。直译为:“生地聂(夷)子,留皮齐芚,新尚往还。”意为荒野聂(夷)人,到了春天,欣尚往来。
“炎黄子孙”的概念早于“华夏儿女”,世居于“神州大地”,后演义为中国人、中华民族等概念和称法。而“炎”即炎帝;“黄”即黄帝,他们都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太昊伏羲氏距今约6000年前生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南部),其后裔东迁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鸡宝),伏羲系燧人氏之子,, 燧人氏相传为大巢氏所生,是上古时“火”的发明者。教人们钻木取火、给禽兽命名。史书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为燧人。据史料记载,燧人氏发明了火和熟食之后,还发明了“结绳记事”,开创了“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的易货贸易,为彜人发明“十月太阳历”奠定了基础,“彝族年”则是十月太阳历的载体。而彝族自古并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在上古先人仙逝遂用“火葬”,这与彝族怀念和敬仰先祖和崇拜“火”为圣物是密不可分的,在古代战斗年代,每逢战争胜利时大家要围着大火边跳边唱以示庆贺,以及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仪式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传说一为纪念先祖,二为驱逐害虫。逐于燧人氏和伏羲氏之后,以黄帝炎帝蚩尤三人的称雄争霸不断展开,如此几大“格局”不断涌现出来。起初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称谓载入历史典籍的各有8代,最早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等为亲兄弟。关于“太昊伏羲氏”,著名彝族学家刘尧汉先生从伏羲阴阳八卦、虎腾图、葫芦崇拜、太极、十月历等历史文化特征,揭示了华夏文化与古彝文化的血缘关系。他在《中国文明探源》、《文明中国十月太阳历》、《彝族天文学史》等丛书中阐明了“伏羲”源于古彝人,其后炎、黄、禹、周文王、秦始皇与古彝人皆有血缘关系。而这些所述历史,均在近年文字考古得到了印证。汉文的历史,追溯到3000多年的甲骨文就无迹可寻了;而近年的考古发现,广大中原地区9000—5000年的古人类遗址中有古彝文,甘肃大地湾有距今7000多年的陶符,均为彝文,这与伏羲氏已有彝文,彝文始于280代前之彝文献记载相符,证明当时古彝文已广泛使用于炎黄大地。
而汉的概念主要形成于汉朝,汉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在几百年里,时间将慢慢带走了几代人,同化了几代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符号统治下的称呼,让汉朝这样一个大汉民族的概念在所辖制区域内所有人民的心中产生了敬仰,故汉朝人汉族人的称谓就如此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