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断舍离”
但是却很难做到断舍离,那么我们要做到断舍离前提是要了解,我们喜欢囤货的原因,
(1)我们总是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物品被过度制造、被过快流通的物理性原因。
2: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虽然具备丰富的家装知识和收纳整理技能,但对于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的估测和考量不足。
3: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物品产出数量已非昔日能比,然而我们依然会受到来自父母或是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太可惜了”“不能搞浪费!”的影响,因此这属于观念上的原因。
消费型社会总是想方设法地研究如何让人“买东西”。
到挑起我们的“对实际不需要的产品的购买欲”,让我们觉得好像就是自己本来特别想买的一样。
不是被别人强迫,是我们自愿地把东西买进家里,我们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不小心,“进水口”的阀门就容易松动,很可能到最后我们的橱柜里、洗手池下、衣柜中,甚至地板上都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根本不需要的物品。
这些呢就是我们喜欢囤东西,无法做到断舍离的原因但涉及更深成次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囤货思维方式
(2):“物质轴”思维方式
据某位地质学家分析,从住宅、公路到智能手机,人类制造的物质资料竟有30兆吨。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之后产生出来的。20世纪之前,人类长时间处于严重物资不足的时代。
因此,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这就是“物质轴”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比如生活当中我们喝完的玻璃瓶会下意识的放起来,觉得下次能用上,但是几乎是很少可以用上的,我们就是这样堆积了一堆又一堆我们觉得以为能用的东西,其实很少用上
3: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东西过多所以扔掉”“没有需要所以扔掉”等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这种思维是实践断舍离不可或缺的。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悠然有暇的美的空间。
而以物品为思考基准的“物质轴”,则是从“还能使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的,遮蔽了“放手不需要之物”的正当性。
老实说,就算是现在已经在脑中为“物质轴”设置警惕灯的我,有时候也会陷入“物质轴”的思维陷阱
比如说:超市里买菜回来的袋子,总会跟自己说,这些袋子可以当垃圾袋,这样可以即做到了环保有做到节约,但是家里会堆积一堆塑料袋,甚至很久不用
这跟我之前的行为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这些袋子真的留着就能用吗,反而一直堆积这越来越多,如果当时就丢掉或许不会觉得怎样,反而留在最后,看着很多越觉得沉甸甸没办法扔。
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4:根据常年处理物品和人之间关系的经验,在我看来,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
①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让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恶性循环。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②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②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最多的一类。
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舍”与“弃”的不同
执着过往型”的人有个口头禅——“太可惜了”。
这句话是表现人们珍惜事物的意思,不过很多时候却被当作免罪牌,用于回避处理杂物。
我们口头上常常把“舍弃”作为一个词来讲,其实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舍”
“弃”
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意思。从广义上来说,即便是那些被销毁的东西,只要遵守规则,处理得当,这些东西本身作为“物质”也只是形式上变化而已,依然属于再循环的范畴。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如果实践“舍”,确实会暂时出现大量的不得不处理掉的东西。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并不是随意地、不走心地囤东西、扔东西。实际上,后者才是“太可惜了”。
比如说在过年期间,我在整理过去的衣服,我会看看哪些衣服现在可以穿,不过时的,当整理到质量不好,或者穿着不适合的果断收起来,送人或者选择扔掉
这样才是做到真正的“舍”
所谓的“弃”就是一件不用的东西被随意地扔在角落,或是保留在箱柜里,本质上就像被人抛弃一样。它们和我们每天扔的垃圾和废物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一个在外面、一个在家里。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而“舍”就是直面内心,
6:当读到这里时,想必有读者想起了自己的家,觉得心里不痛快。其实这就是对“放手”本身有根深蒂固的抵触观念的表现。然而,断舍离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接受,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挣脱潜意识中对“放手”的抵触感的束缚。
而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三种自由:
①放手的自由
②保留的自由
③取舍选择的自由
生活当中我们无法做到断舍离的自由,有很多原因,比如家里的人会说,还有周围的人,会让我无法做到舍弃但是东西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自由的个体,扔自己东西取决在我们,只要我们开心,不需太顾及他人毕竟扔的是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我在整理过去的衣服时 说不要扔了,父亲会说我浪费,又一件件的收起来,拿到老家去,但拿到老家就会穿了吗,当看到整个房子被不需要的物品堆积着,心情会觉得特别不开心,,
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无论是获得还是放手,都要做到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是开始行动。
第二章: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收纳指南
1.“三分法”
2.“7·5·1法”
3.“1 out 1 in法”
4.“one touch法”
5.“自立·自由·自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