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白金星有点烦》:神仙也“内卷”,凡人何须太焦虑?

人们总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所以更多人选择了在路上,就好像这个国庆大假期的朋友圈里,都是亲朋好友们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集锦。我也不能落下,我给自己选了一本书,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正好一个假期,在收假的前一天看完。就像某地的美景和美食,总有想分享给大家的冲动。

对比很多经典小说要沉下心去领会背景和内涵,这本书以大家熟悉的西游取经故事为主线,没有太多文邹邹的金句美文,却句句仿佛点题人间职场,说到大家心坎里。本以为会读到一个仙风道骨、逍遥自在的神话世界,没想到却翻开了当代职场的“真实档案”。书中的天庭,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净土,而是一个等级森严、人情复杂、KPI考核、甩锅推责、关系盘根错节的体制内生活。太白金星,这位我们印象中德高望重的老神仙,印象中老态龙钟,白胡子道袍的传统形象,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为项目进度焦头烂额、为各方神仙推诿扯皮而心力交瘁的部门小领导。

原来,神仙也会“加班”。太白金星为了完成“护送唐僧取经”这个集团重点项目,要协调八十一难的各种乙方(各路妖怪),要应付观音菩萨的临时变更需求,要应对玉帝的宏观指导和灵山那边的绩效考核。这不就是职场人每天面对的跨部门协作、客户反复修改需求、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调整吗?

原来,神仙也为“报销”犯愁,为了能顺利报销,给财神殿的赵公明说遍小话,尽管平级也要低声下气,生怕哪个程序给你打回去这笔款不给报了,或是让你写个“说明”。天庭的内控、风控体系看似森严,层层把关,处处审核,但也难免会有太上老君这种借机各种缘由虚增费用的情况。这不正是我们职场人报销跑流程的日常么?

原来,神仙也搞“人情世故”。神仙的世界只看“根脚”和“机缘”,哪吒三太子为何能大闹天宫全身而退?因为他是有根脚;某个妖怪本该被收服,却因后台硬而被“高抬贵手”。天庭的规则看似森严,实则处处是“潜规则”的缝隙。这不正是我们职场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灰色地带吗?谁没有遇到过“这事你懂的”“看在某某的面子上”这样的瞬间?

原来,神仙也怕“背锅”。太白金星处处小心,事事留痕,生怕哪个环节出错,自己成了替罪羊。他精于算计,左右逢源,不是因为他天生圆滑,而是因为在庞大的体制里,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打工人,在绩效考核、年终述职时的战战兢兢吗?

原来,神仙也忙着“搞宣传”。书中的“揭帖”,读来感觉就是现在的宣传报道,天庭也好,释门也罢,凌霄殿有专门的笔杆子,不过魁星,文曲那些懒得出奇,只会不停地找发生单位要素材。不如自己动笔,还能突出主题。这不正是我们打工人大事小事做报道,诠释职场不能低头做事,更要做好宣传工作的道理么?。

马伯庸用神仙的皮,讲的全是凡人的事。他把职场的荒诞、无奈、辛酸,用一种举重若轻、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这本书,就像在加班的深夜,突然有人递来一杯温热的茶,告诉你:“看,神仙都这样,你这点事儿,真不算什么。”

它让我释怀了。

我释怀了对“完美工作”的执念。原来,没有哪个组织是真正公平、高效、理想的。天庭尚且如此,何况凡间?我们不必为每一次的不公而耿耿于怀,不必为每一次的甩锅而愤懑不平。看清了规则,反而能更从容地应对。

我释怀了对“绝对正义”的苛求。职场不是非黑即白的战场,而是充满灰色地带的棋局。有时候,妥协不是懦弱,而是智慧;有时候,绕路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抵达终点。

我释怀了对自己的苛责。太白金星也会焦虑、会疲惫、会算计,但他依然在尽力完成任务。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做一个“圣人”,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持底线,守住本心,就已经足够。

《太白金星有点烦》不是一本教人“向上爬”的成功学,而是一本给普通职场人的“解压手册”。它用神话的荒诞,映照出职场的真实;用神仙的烦恼,抚慰凡人的焦虑。读完它,你会觉得,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渡劫”。既然神仙都这么烦,那我们这些凡人,又何必太过为难自己?

不妨学学太白金星,在烦琐的公务中,给自己留一点“喝杯小酒”的闲情。毕竟,取经的路还长,天庭的戏还在演,我们,也还得继续“打工人”的日子。但至少,我们可以笑着,更清醒、更从容地走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