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洛阳春色好
至此时节游人少
洛花已谢芳菲散
阳春白雪终会还
一首藏头小诗定位在古城洛阳,去年四月曾来此地一睹国色牡丹,满园芬芳犹未忘怀,本欲再往白马寺、龙门石窟瞻仰其尊容,奈何家事有变,抱憾而归,今次再访洛阳,只为了却一桩心结。
“白马寺坐落在今洛阳老城东二十五华里的地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小学的语文课上,白马寺便已在心里初具其形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又逐渐淡忘,只记得当时天真想到,那座寺庙,一定有白马可骑。
佛教由外传来,洛阳为京,因经书为白马所驮,便取名白马寺,为我华夏第一座官方寺庙,而后广传佛法,故此地为中国第一古刹,有佛教“祖庭”“释源”之称。
初冬时节,游客寥寥,恰又赶上冰凉细雨,更为古刹添一份庄严肃穆。
说国内其它大小寺庙均为白马寺开枝散叶传到各地,而白马寺后来也有印度、泰国、缅甸在此建庙供佛。
印度佛殿2010年落成,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神秘莫测;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超凡脱俗。整个佛殿装修精工,格调高雅,雕刻美妙,慎密细致,好似西方天国。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佛教寺院并立。
白马寺之后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自古以来,这里便洛阳八大景观之首。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水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这里东西江山相对,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阀。而在这两山之上,便是历朝历代雕刻其上的万尊佛像。
最为著名的还属卢舍那大佛,据说是以武则天的容貌雕刻而成。武则天自起名“曌”,曌有光照乾坤之意,而卢舍那的译意正为“光明遍照”。
卢舍那大佛依山而建,佛像低眉浅笑,似在凝视芸芸众生。眼前的佛像早已看遍世间悲欢离合,大彻大悟,而我抬头仰望,只为从那古朴淡然的眼神中寻求片刻安宁。
你在看佛,佛亦在看你,很早之前我就说过,自己不是一个有佛性的人,在这纷乱的红尘里,不断寻找和迷失,唯留一句话铭记在心,“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最后晒出跟我一起来的贤二
欲为诸佛龙象
先做众生牛马
洛阳行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