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唐诗慰风尘
作者丨葛家兵
世间风雅之事,是落雨听禅,是抚琴泼墨,是一抹书香醉流年。
浅夏茵茵,芙蕖葳蕤,每日闲寄家中,心怀茶香渺远,执笔墨色生香。此际,一盏清茗,一卷唐诗,一纸清欢,足以慰聊世间所有的风尘。
有人说,爱上一首诗,是因为诗里有一段与你似曾相识的光影。也有人说,临摹一首诗,念起,心田便会开出一片意蕴悠香的花海。
于是,我漫舒几页,撷取几章,且吟且思。那书琴生韵唤醒了谁沉酣千年的心笙;那笔剑疗饥又治愈了谁心中的山河梦呓。
遗失在岁月长河中的光阴故事由一卷《唐诗》深情地演绎,每个字符、每行诗札,每句解读都能给人以无限地的遐思,惊艳了时光,唯美了岁序。
宋词的芳华,在于它的温婉清脆,缱绻柔情。唐诗的风雅,在于它的碧波逐浪,潇洒不羁。宋词若一位含蓄简静的娉婷,晶莹心语,细腻如丝,含莲的气息。唐诗则是一位走马江湖的浪子,临窗独酌,浅笑轻吟,怀竹的风骨。
盈握着流年的脉搏,来到那遥远的春秋彼岸,有一种诗歌,叫《诗经》。于是有人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来有了《楚辞》,便有“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夙愿。
再后来,才是一卷唐诗的风雅,一剪宋词的芳华。多少平湖烟雨、悲欢离合,皆落其间。信手摘录几首,自是纸短情长,言浅爱深,妙不可言。
星霜荏苒,旷日经年,唯有一卷唐诗。唐诗为何物?是“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的羁旅,是“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寂然,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的坚贞,是“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的闲远,是“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豪迈。
千古繁华,浩荡江山,历史上仅有一世唐人。他们或是芒鞋竹杖,独钓西湖寒江雪;或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有“草色青青送马蹄”的离情别恨,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挚友真情,也有“留得枯荷听雨声”怅怀温念。
唐诗可咏桑寓柳,亦可剖腹明心。有些诗历经沧桑,人事更替,沉淀在行走的光阴里,不败于流年,不输于红尘。有些诗却如青花瓷一般,华丽而易碎,经不起春秋的洗礼。世间的田畴溪山,城池楼宇,堤岸桥路,舟车行旅皆可成为诗客笔下的诗料,亦或是那颗催人断肠的毒药。
布衣诗人孟浩然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虽然早年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重用,却几度辗转,终是选择归隐。在鹿门山的日子里,他摘花煮茗,赋诗佐酒。想必,那时的他已无惆怅之意,亦无追悔哀怨。倘若,古往今来的公侯勋卫,白衣卿相皆如孟浩然这般心性淡泊,生旷远之思,世上便不会有野旷天低树下的一叶孤舟,在轮回的渡口,载得了多少客愁。
盛唐的月光,皎洁璀璨,透过红尘的窗棂,散落在书房,给人一种典雅古意之美。
时光深处,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些曾经的优秀诗人,为遇知音,为取功名,穿越河山大地,茫茫江天,耗尽一生的光景,前往帝里长安。他们以为,在那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生得诗意流连。却不知仕途曲折,江海沉波,到底壮志难酬。
翻阅唐诗,伫兴浅望,看千古江山,文人骚客,俱已成烟。多少波澜,多少来往,业已归寂。谪仙诗人李太白,梦游天姥,花间独饮,纵年华老去,亦要独坐敬亭山,与君相看两不厌。少陵野老杜工部,徙转浮沉,江舟漂浪,一生也不过是天地一沙鸥,且将余生寄江海。碣石山人贾阆仙,作诗为命,僧俗参半,不愿归隐临泉,却要松下问童子,最终落得个云深不知处的迷惘。天宝十二年的进士张懿孙,在姑苏城外的一次不朽的失眠中,意外地落墨遣怀,竟成就了一首极品好诗。他将求取功名的失意转为莼鲈之思的惆怅,殊不知当年为了心中的那个江山,辞亲远游,书剑飘零,终究却抵不过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红尘万丈,芸芸过客。其实,每个人都是心存温良,亦或是舔舐着伤口负重前行。他们如是,我们无异。看山色桥影,体人世冷暖,经日月盈仄,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段逼仄时空里,风尘跋涉,过尽情愿。而后负了青春,晚景萧疏,忍把一生走过的光阴,牵惹的尘埃,所得的记忆,还予西风古道,蔓草荒烟。无愁念伤远,亦无悲凉凄切。如是,便好。
紫薇疏朗,花开嫣然。一卷唐诗,素雅隽永的诗行,或柔情似水,或磅礴醇厚,或闲逸思致,或哀婉凄美。感谢有它,带我领略了唐朝的风情万种,遍历了世间的物意人情,陪我走过了此生中最为倾城的时光。
人生如诗,一念欣喜,平仄押韵,似锦繁笙。
今夏,行走在诗的国度里,是一次远足,更是一场修行。因为懂得,所以内心静美温蕴,无畏岁月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