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有时候是个奇妙的东西,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整天乐呵呵的人比起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人更加容易获得众人的好感。
我以前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一遇上一点麻烦事,第一反应并不是立即想办法解决,而是想着如何从别人那里获取安慰与观念认同感,并不断地给对方倾泄情绪废料。结果是什么呢?打个形象点的比方,就好像一个驴友跑到沙漠去游玩,结果才走了十几分钟就迷失了方向。村庄就在不远处,他第一反应不是想办法找到尚未被风沙掩盖严实的来时的脚印,而是抱怨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来这里旅游,于是在他的懊恼中他错失了最好的返程机会。
等时机错过,他不得不硬着头皮选一个方向继续前行时,他好运地遇上一队商贩。在他的恳求下商贩们心软了,于是带上他一起前行。风沙满天飞舞,沙漠与天际仿佛拼接在了一起,四周全是望不到头的沙丘。停停走走几天过去,除了沙尘还是沙尘,驴友渐渐没了耐心,于是商贩们的耳边时常响起来叹息。这种情绪像是会传染一般,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压抑的环境生出了诸多烦闷,于是叹息的队伍越发壮大。以至于本来半个多月的行程,硬生生地托长了不止一周,商贩头子察觉不对,以雷霆手段将驴友赶出了队伍。
但这里距离荒漠边陲还不足半日脚程,商贩头子给了足够他生存俩日的水囊和干粮,并传授了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只要他不犯轴,这些足矣让他走出这片沙漠。驴友被赶出队伍后,看着那份量不小的粮食仍旧愤愤不平,满腹牢骚。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商贩们照成的困扰,依旧站在原地自怨自艾,并期待着还会有个人出现,理解他的苦闷与忧愁。
可惜,这次没有人过来了。驴友在连连的叹息中进入梦乡,在梦里他变成了一只狼。他以新奇的视角开始了一段梦境之游,并在里面遇到了一个和自己长得非常相似的人。这个人一看到它就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它听着他絮絮叨叨述说着这几天的不易,看着他满脸懊恼地悔恨自己当初来这旅游的决定,又惊讶他对那群商贩的怨恨与控诉,即使他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它忘记了自己是只狼,他看着眼前这个人是异样的熟悉,却又有些说不出的陌生。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路过这里,被眼前的场景骇地一愣。只见砂砾上除了一堆散乱的碎布料,只余下一摊面目全非的残骸碎肉。不难猜出那行人就是那些商贩,而地上就是那位驴友,只不过昨天夜里他不幸地遇上一只离队的饿狼。
如果凭借团队的力量,驴友那天晚上不至于命丧狼口,至多受点惊吓亦或是擦伤。但驴友只是一味地发散自己的牢骚与不满,自顾自地进行负面情绪的引导,最终落得被商贩头子也可以说是团队领导放弃的下场。凝聚力是一个团队的灵魂,而灵魂是团队成功的动力来源。
其实,中途不是没有挽救的机会,一个是开头原路返回,一个是结尾重新振作。只是驴友只顾着抱怨,白白错失两个绝佳的机会。
这个故事,我想说的就是两点。一个是把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带到职场上影响他人,生活中也一样,毕竟我们都是独立个体,没有人可以理所当然地将另外一方当做情绪的垃圾桶。另一个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意气用事,也不要放任情绪影响自己决定与行动。有时候放任情绪产生的后果,可能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
做好情绪的主人而非傀儡,做好自己的主人而非走肉。希望诸位都能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为身边的人带来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