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描述客觀狀態,指人體內缺乏津液
“渴”表示主觀願望,是想喝水的感覺
人體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津液枯竭,古人形容為乾。津液為陰,乾為陰虛,也就是津液不足。
《素問》“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意思是說,我們喝進體內的水,如果不經過六腑消化,不會直接變成我們的津液;不經過五臟的吸收、封藏,津液不會留在我們體內。水飲為至陰,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飲的首推屬性太陽、最熱的小腸和膀胱;五臟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屬性太陰的肺脾。腎主閉藏,主要是指藏精。
很多人盲目相信所謂的科學,以為喝水就能變成體液。人不是試管,怎麼會加什麼就有什麼。低於體溫的水,特別是冰水,首先要經過口腔、食道、胃的加溫,這就會消耗體內陽氣。
對於胃氣虛寒的人來說,根本接受不了,不是水入即吐,就是胃絞痛,最終腹瀉了事。
對於胃氣實寒的人來說,已經麻痺,喝什麼都無所謂,但是預後不良。
普通人喝多了水,會導致胃腸平滑肌弛緩,積液存水,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水在小腸中,被赤腸熱氣化解,分清泌濁。其中的清被脾吸收,這才是津,被肺宣發肅降,輸布全身。剩下的濁,分別被傳輸到大腸和膀胱,伺機排出體外。
液的來源不是飲食,而是體內的貯藏精。這些精以腦髓、骨髓、膏肓、脂肪的形式存在於體內,需要的時候,在下焦、丹田將元氣蒸騰氣化成為黏稠液體,再由三焦輸布到全身,散布於腠理間,滋潤濡養細胞,滲入血管是為血液。
津與液不僅是黏稠與稀薄的問題,關鍵在於來源不同。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為津,即便流失,也容易補充。而眼淚、唾液、精液、陰道黏液、胃腸黏液、膽汁是液,由精髓所化,流失以後,不容易補充。光喝水不解決問題,甚至會愈喝愈渴。
導致乾的原因:
一是陽氣過亢,首先是外感六淫邪氣中的火熱或燥熱邪氣;
二是陰失封藏,比如大汗、多尿傷津,腹瀉、嘔吐傷液,遺精、滑精、帶下頻仍傷精。肺主皮毛,司開闔。外感風邪,衛氣失固,或者濫用發汗藥物,會導致腠理開泄,津液脫失,甚至傷及陰血精液。攝入不夠,沒水喝 自然也就津不足。普通人以為喝冷水、冰水才解渴,其實乾渴的時候喝熱水,才能減輕胃腸負擔,有利於水快速消化、吸收,成為體液,滋潤濡養身體。愈渴愈要慢飲。一個品字告訴人們要小口喝水,三口即止,留的餘地,方便消化吸收。而現代人光圖痛快,灌水牛飲,結果導致胃中存有大量冷水,不是尿出去,就是存下來,無法變成體液。喝水的學問還在於不喝淡水,淡水的副作用就是利尿,淡水穿腸而過,體液無處留。所以古人要在淡水中加入苦味的茶葉,在吃西瓜的時候加入微量鹽,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津液留失。就補充體液而言,果汁、蔬菜汁中天然的酸鹼平衡,微量元素搭配合理 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三是陽氣衰微,氣化不利。小腸有火熱之性,能泌別清濁。膀胱是州督之官,蒸騰氣化,化生津液。如果陽氣衰微,就會出現“口乾不欲飲”或“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症狀。嚴重的會出現飲水即尿,飲水不解渴,甚至愈喝愈渴的情況;
四是陰寒內盛,水飲痰濕凝聚,真陰不足。陽氣衰微不能化水,就會出現水飲痰濕留滯體內,成為新的致病因素。病人出現不乾而渴的症狀,如同在大海中漂流的人最終會渴死一樣,體內儘管有水,但是為水毒,不是津液。
陰液不足的人,而要飲食和藥物調養,補充精髓,光喝水是沒用的。
“渴”是主觀感覺,中醫認為是心火,有的渴也身體乾燥、津液不足有關,有的則完全由於情緒、情感得不到滿足而產生。
古人有咽唾養生法,就是治療這種心浮氣躁的好方法。
喝水原則:飲必熱飲,小口喝水,三口即止。早晨一杯水不利於陽氣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