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
其实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最为常见的说法是按照南北地区来划分的,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其它地区没有具体地区分。
差异由来
广为流传的有这样的说法“官三民四,和尚道士五”。说的是官家腊月23过小年,民间腊月24日过小年,和尚和道士啊,都得到25才过。
那为什么北方是“官”南方是“民”呢?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到后来的上千年历史中,各个朝代的都城都是在北方,因此北方对于权力的追逐更加激烈。而南方大多数情况下是趋于稳定的状态,在少有的南北对峙期间,也大多是北方统一南方。到南宋时期都城虽然迁移到南方,但相比于之前的千年传承,这样的改变也“无济于事”。
久而久之,“官三民四和尚道士五”的说法就流传开来,在古代,官家的活动一般比民间提前开始,所以过小年也是如此,而北方民间由于靠近都城,习惯也就和官家统一了。
南北文化
南北文化的差异由来已久,除了我们日常可见的,今天邀请小敬和大家聊聊“喝茶”的南北差异~
最近
一条吐槽南北文化差异的视频
在网上走了红
南方人买菜买一顿
北方人买菜买一吨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
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
北方人指路-东南西北
南方人指路-上下左右
南方人才知道
北方的暖气是没有度数的
北方人更没办法体会
南方入冬的连续失败
北方的蟑螂只有瓜子大小
南方的蟑螂可以骑着去上学了……
谁让我大天朝幅员辽阔、气候多变
南北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南北差异
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未停止
当然
小敬的茶圈里
也有南北之分
北方人粗犷豪放
南方人清新婉约
这种势如水火的性格差异
当然也影响“茶风”
南方人的细腻茶风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在南方
以茶待客
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茶的礼仪、来历、工序、水……
甚至茶杯都讲究得很
而北方人对于茶的理解与体验
更多的是在于喝
也就是解渴
在北方
你常常可以看到人
吨 吨吨
大口喝茶
尤其是农村炕头
都是一人一壶
自泡自饮
不用茶杯而用大碗
在北方
人们喝茶解渴后
可以扔下碗当场走人
在南方
人们可以一喝一下午
另外
在茶叶的品种上
南北的选择也有区别
北方较为寒冷
喝的茶大都是以红茶和花茶为主
喝红茶,能让人感觉身体暖和
喝花茶,能够健脾消食
对经常在数九寒天里
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北方人而言
简直绝配
南方人则偏爱乌龙茶、普洱茶等
它们既能品饮,又可收藏
一片茶叶的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最后
是喝茶的茶具
南方饮茶
不同的茶基本上有对应的茶具
黑茶、普洱多用紫砂
绿茶用玻璃器具
红茶多用瓷器
功夫茶还有专门的茶具组
而北方很简单
大盖碗或者其他大个的容器即可
豪放
就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领导干部那样
用比脸还大的搪瓷缸子沏一杯茶
端起来直接一口闷。
南北喝茶的区别
既是茶业生产重心分布不均带来的不平衡性
同时也体现了民俗的地域差异性
小敬觉得,
南方也好,北方也罢,
尽管风俗不同,
但喝茶的道理都是共通的:
人们品味的不只是茶
而是生活
无论南北,喝起来顺口,
能让自己轻松快乐的茶
就是最好的茶
推荐阅读
《中国白茶:
一部泡在世界史中的香味传奇》
作者:吴锡端、周滨
内容简介:
曾几何时,白茶被人与绿茶混为一谈,更是少有人能详细了解它的起源、品种、产区、制作方式、品饮、文化以及市场。为此,我们历时一年多、行程数千公里,足迹踏遍了中国白茶主产区的所有土地,收集了众多白茶样本,本着让国人看懂喝透中国白茶的初心,从茶园深处捧出了这一本厚厚的《中国白茶》。
在这条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古茶道上,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人,他们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合力将白茶推到了世人眼前,使之成为一种人人都能消费的健康饮品,让白茶发挥出它的根本作用,这是极可贵的。为此,我们将这种种也收录书中,成为将来回眸往事的见证,也让世人明白中国白茶所走过的道路。
作者简介:
吴锡端:中国茶叶专家,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现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图书《茉莉花茶》、《祁门红茶》。
周滨:作家,茶文化学者,原《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首席记者,国家共青团中央和茶业新闻奖获得者。著有《芳村三十年》、《透视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之困》、《北京茶叶老字号的涅槃与重生》、《当星巴克遇上中国白牡丹——福鼎白茶产业逆风飞扬启示录》等中长篇纪实报道,图书《全国百佳茶馆经营指南》编委。
如果您与茶也有着特殊的缘分
欢迎在文章末留言
记得关注小伙伴“小敬”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