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核心元素作为突破口,在不用改变自己原有底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自己潜在目标受众群体。或者,从我一贯的互联网用语中,用一个看着更加嚣张的词汇来形容更贴切——跨界打劫。
文/张书乐
最近和几个做互联网产品的朋友闲聊,他们总是感慨,人人都说粉丝经济好,但当下这些80到00后的口味一个比一个怪,卖萌、弹幕、二次元之类的流行他们都运用到了自己的产品上,可就是没黏住几个粉。想要吃口“粉丝”,不容易啊!
愚也不是一个开方子的医生,最多呢也就是个蒙古大夫。不过我还是和他们分享了一个新闻。在岁末年初这当口,有一出粤剧在广东、上海等地巡演,结果场场爆满,而且还都不是赠票来的,哪怕是在上海世博园那么个三山五岳的人汇聚、没什么广东话根基的地方,也是如此,而且最奇特的是,台下数以千计的票友们还大多都是80、90后……
在传统曲艺普遍有点黄花菜的时候,这出名叫《决战天策府》的新编粤剧为何能火?就在于它成功的挖掘出了粉丝经济的大蓝海,变成了把它票房撑的满满的下饭菜。可这些80、90后票友为何来呢?可能最初吸引他们的因素恰恰在于,这出戏,其实是改编自他们比较喜欢的某款网络游戏的剧情,然后等粉丝进入后,发现来自广东粤剧院的精心编排下,粤剧这个在香港影视剧里都是老头老太喜好的玩意,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有着殿堂级艺术水准加持的、有故事情节加精美唱词的超级COSPLAY。
至少,我在上海游戏圈里的不少朋友,就是如此和我描述他们的观剧甚至追剧感受的。
这或许就是粉丝经济的正确开挖姿势了。以一个核心元素作为突破口,在不用改变自己原有底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自己潜在目标受众群体。或者,从我一贯的互联网用语中,用一个看着更加嚣张的词汇来形容更贴切——跨界打劫。
在我看来,更为经典的跨界打劫案例是在药业上,比如提到云南白药,大家都知道它是干嘛的,用处很大用的不多,后来它跨了个界,到日化领域做起了牙膏,然后人们很自然的就脑补了下它家的牙膏除了“保洁”功能外,肯定也有生肌止血的功效,甭管是否真有此效,但很多人就是按照这个脑子自动生成的方子去抓的牙膏。另外一个例子就离我所在的城市株洲很近了,做妇科千金片许多年的的千金药业,这几年不也进军做了款卫生巾,许多知道妇科千金片有消炎功能的人,自动脑补一些功能在新品上,也就不奇怪了。
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口碑和品牌的传承,其实还有深度挖掘粉丝经济的意味,让一些过去偏小众、偏中老龄化的名品,再另一个领域“老树开新花”,至于互联网产品中,这种跨界打劫粉丝经济的套路就更常见了,比如手环,充其量不过就是有联网和App功能的计步器,可恰恰就是这么一变,一通过App进行朋友圈步数比拼,过去只是中老年人中很少一部分人才装备的计步器,也就成了每个年轻人标配的时尚玩意……
让粉丝经济变成“下饭菜”,其实并不是用新奇特来衡量,有时候只是看我们如何让老概念,回回锅,让更多人能够接受,而不再直接一报菜名就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