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牢记心中,要坚决摒弃“官腔官调”的神态、破除“谈网色变”的心态、杜绝“空挂潜水”的姿态,通过经常上网看一看、聊聊天,关注群众“网事”、推动问题解决、转化“金玉良言”,用实际行动品读“留言板”里的“民主情”。
用好“网言网语”,全方位了解“所思所盼”。“辞达则止,不贵多言。”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网络时代,党员干部要转变对话风格和话语体系,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与网民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频道、同一个语言体系中沟通。开门问计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广大人民群众能依托“留言板”能讲话、敢讲话,出真招、献良谋,为国计民生贡献智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留言板”里的“民主情”,始终带着感情上网,用网民乐于接受的语言真情实意交流互动,通过经常去网上走一走、看一看,与网民“零距离”聊天“拉家常”,真心真情真意关注群众的“网事”“心意”,不断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在“网言网语”中访民情。
做到“懂网用网”,全身心解决“所急所难”。“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时代,群众变成网民,网民就是群众,网络空间成了凝聚社会共识的主阵地,回避网络、忽视网民就意味着脱离群众。党员干部要通过“留言板”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急难。要坚持把民主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只有真正做到“听民声、体民情、察民意”,才能“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充分让“人民利益要求畅通表达、得到回应”。当群众急难愁盼、观点建议、批评监督上了网,要及时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确保化解群众的怨气和怨言、疑问与误解,以公信力赢得民心向背,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始终做到网民在哪、党员干部就到哪,在“懂网用网”中知民意。
提升“网络服务”,全覆盖转化“金玉良言”。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群众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要始终坚持心对心服务,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就网民的留言主动跟帖、及时回复,以包容和耐心拉近距离,真心实意排忧解难。要下真功夫,见真成效,坚持“上网听民意”与“下网解民忧”相统一,把群众贡献的好想法、金点子,转化为科学可行、催人奋进的纲领,转化为领导干部在新阵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法宝”。要打破部门壁垒,加强沟通协作,通过流程再造,形成从收集到落地的全闭环管理,推动建议成果转化,更好地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在网上,在“网络服务”中解民忧。
“民所盼之,我必践之”。人民群众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答卷也必然写着人民幸福的“考题”。党员干部要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了人民,用心用情用力答好让人民满意这张“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