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课堂【如何减少对他人的腹诽?】

致良知课堂【如何减少对他人的腹诽?】


        虽然我们讲平常一定是善恶分明,眼底揉不得沙子。我们还是提倡不言他人是非。但是,“不言”是非,不是糊里糊涂地“不知”是非,而是“不染”是非,努力做到心中一尘不染。


        阳明先生言:“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又言:“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看到身边人犯了原则性错误,该说就得说。但若说出口时自己心里忿忿不平,甚至愤怒感良久不能平复,那就是“动气”,即是遮蔽良知了。


        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自己的立场应鲜明而且坚定。但是,不要抱怨,不要制造负面情绪。要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那些不好的种子?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让这个社会多一分美好?


        这样,心里明辨是非,却又不为是非所缠绕,良知即会越来越清澈,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最终,我们可以“对外了了觉知,对内如如不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最大的战略,就是心灵品质建设。为此,必须有“明心”和“净心”功夫,其中“净心”功夫共有观照、反省和引导三个重要...
    胡芳叶梦之蓝阅读 11,135评论 0 2
  • 【27.1】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
    静_8831阅读 5,848评论 0 2
  • 卷中·答陆原静书 〔1〕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是有...
    十三少的梦阅读 1,436评论 0 0
  •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
    良知驿站阅读 12,767评论 0 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81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