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打卡 Day41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孔子说:“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来侍奉,别人却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谄媚君主。”
【感悟】“礼”是指一个人需要遵循的法则和制度。一方面是指外部的,另一方面也指人们内在的观念和道德准则。
孔子去侍奉君主,他做到了遵循周礼的规定,却别被人说成了其它的意图。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在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或者做了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引来别人的说三道四,你是否要去理会,如果自己真的跟别人说的那样,别有它心,别有目的,那我们要自己检讨自己,如果说自己没那么想过,也不必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
自己做事,别人的评价,你认为对的可以吸收,你认为错的可以不理睬,在你身边出现的人,不管是好话坏话,其实都是在帮你和提醒你。你的事情其实真的与他人无关,就看你内心是如何想的?你是否能过的了自己那关?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准则在哪里?你是否做到了内外统一?做到了又何必去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
不要管别人,先修自己。日子久了别人就会明白。
作为成人我们为什么要跟孩子学习,是因为孩子就是我们内外做到一致的榜样,他们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但往往家长的一些世俗给孩子贴标签,觉得怎么孩子能这样那样,用教导和训斥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孰不知有些事情其实是孩子做对了,父母做错了,而很多父母还不自知。教育孩子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和语言看孩子内心,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不当行为和语言,而训斥孩子。
在你认为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先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再去解决问题。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在自我成长。孩子是我们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