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为了复制100%,而是为了邂逅1%。
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中这样说。
今天听了《王阳明哲学》,不得不说听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有些打怵的,因为我之前已经尝试听过这本书,但是感觉艰涩难懂,最后放弃了。今天打卡的任务是这本书,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听了这本书,这本书讲了王阳明的主要理论,包括前三变,后三变等等。
整本书听完,我是感觉到有惊喜的,而邂逅的那1%就是王阳明关于“同体”和“厚薄”的研究。
01
“同体”是要求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没有区别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厚薄是要求对待不同的关系,我们的感情要能够区别对待。看似很矛盾的两件事使王阳明的哲学合理且合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要求人们有善念,尊老爱幼,对待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要心存善念,而不能伤害或者人有别人伤害而不去管,这叫同体;可是如果对待自己的老人与孩子像对待别人的老人与孩子一样就违背了基本的人性,我们要分出亲疏,这叫厚薄。
02
同体与厚薄的区分和如何把握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永恒的问题。
《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农夫救了一条受伤的蛇,最后蛇恢复后却咬死了农夫。农夫在就蛇的时候是有同体心的,他把蛇与其他的生物同等看待,可是最后为什么却命丧黄泉,原因是他没有分清楚厚薄,蛇是与其他无害的生物不同的。
同体和厚薄不仅应用与童话故事中,对现在的热点话题同样适用,有了同体和厚薄的意识,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待事情的本质,而不至于跟着舆论的观点做一个墙头草,觉得谁说的都有道理。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这一度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人认为该扶,毕竟我们从小被教育尊老爱幼,看到老人出现困难怎么能袖手旁观?新闻中出现的最后讹上帮忙的人的老人和家属毕竟是少数;另一部分认为不敢扶,万一真的再碰上这样的事,自己的生活被完全打乱,这并不是一件轻松就能让人接受的事情;另外一部分仿佛闹剧一般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扶之前先排照片和视频留下证据,就这样的竟然还有很多认为合理。
那么运用同体和厚薄应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别人的老人我们也应该爱护,这个是同体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人的善良本质要求我们做的;可是别人的老人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我们要有厚薄,厚薄不是说我们可以不管,而是我们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我们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总是如我们意,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有了这样的理论作为依据,回答扶与不扶的问题就没有那么难了。
到底要不要相信爱情?
关注娱乐八卦的人仿佛都见到过这样的经历,某对名人离婚了,分手了,出轨了,网络上的流行词马上就变成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看到有人经过不少磨难,或者分分合合时候在一起的消息,大家又开始叫嚣“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那么到底要不要相信爱情呢?
我们迷茫了!
相信爱情是同体,我们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美好的,纯洁的,可信赖的,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相守一生的人;可是同一个人对另外两个人的感情程度是不同的,这就是厚薄,所以才会出现分手、离婚,这只是因为出现了感情更深的人而已。
03
论语中记载: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孔子的回答即是要分出厚薄,如果我们都以德报怨,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
以直报怨合乎理,而以德报德合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