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打了杯豆浆,发现回味有点淡淡的酸,惊觉难道豆子又长虫了。果然发现了部分豆子里空了个小洞,那是虫子的家,在里面产卵然后后慢慢的长大再爬出来,继续祸害另外的豆子。好吧,连续三年,就没有幸免于难的豆子。然后我开始深刻的思考这个问题。从第一口喝到农家的土豆子打出的豆浆,被那种极似牛奶却又多了分植物气息的美好味蕾震惊了。从此超市里豆子打出的豆浆直接抛弃了。可是可是为什么美好的味道就这么的不容易得到,超市里油光发亮的大小极度均匀的豆豆们几乎不会招收虫害,怎么存放都行。可是自己收的大小不均颜色不均丑陋的豆子虽然时常碰出让我这个吃货幸福的味道就年年长虫,一旦长了虫就会变成后感带酸的讨厌味道。纵然自己已经比较注意它的保存,偶尔也会拿出来晒晒。经过冷静的思考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因为农民勤俭节约的习惯深入骨髓,他们总是舍不得抛弃那种被虫子咬了一点点的豆子将它晒干,这就导致了后期储存的时候,特别是在江南的春季,一旦受一点潮气,那些原本带一点的虫卵的豆子开始抚育体内零星的虫卵成成虫,这几个不多的成虫就开始产卵继续祸害别的健康豆子,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生为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于是懒惰的我决定为了美食,一颗颗挑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