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种人是被生活所逼不得不改变自己,还有一种人是不愿过安稳日子,主动改变自己”逼生活“。
我的姐姐从小体弱多病,长大后也十分胆小,好像除了读书啥也做不了。她上中夜班,我们会按时去接送她,过个马路都害怕。姐夫出国期间,她家挂个窗帘,屋子有个蟑螂什么的,大凡小事更是时时求助,好想离开我们活不了。可是自从随姐夫移居国外,短短几年,她变得三头六臂,无所不能。因为姐夫虽然移民国外,但他的全部工作却在中国,所以把她们安顿好不到一个月就回国了,只在圣诞节和她们团聚。可伶我的姐姐啊,上语言学校,找工作,学开车,一个人带着10岁的女儿生活,不能想象,她是怎样度过了最初的几年。记得我第一次去探望她,她开车到机场接我,一路上穿街过道,上高速,进隧道,要知道在国内她连自行车都不敢骑,看她娴熟自信的样子,我说:姐,你啥时胆子这么大了?”,她眼睛盯着前方漫不经心答道“被逼的”。
九十年代初, 我的邻居,同事小白从财经大学分到我们单位,我们单位正宗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只有两个,一个是她,另一个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开始还是挺好的,每天在办公室接电话写公文,工作得心应手,领导同事也很喜欢。日子一长,她就觉得平淡寡味,不想在单位混一生,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第一年在家自学,托福考试不理想,同事们都背后议论,说她“崇洋媚外,出风头”。领导要她安心工作。她索性辞职前往北京新东方专心学习英语,一学就是三年,当时留学没有现在这样容易,虽然被美国的两所大学录取,因为担保和奖学金的原因连续两次都被使馆拒签了。有次她到我家串门时说,她一时去不了美国,又怕丈夫经济上压力大,她只好考研,重拾书本,背水一战,自己逼自己一把了。终于她在38岁时考上了研究生,然后又顺利地读到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再后来被美国的一所大学邀请做访问学者,实现了她所有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惰性,但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和能力。被逼是一种无奈,此时要调整好心态,接受现实,努力改变,把压力变成动力。自己逼自己,则是朝着目标,排除干扰,坚持到底。无论被生活所逼还是自己“逼生活”,都是在绝境中面临着机会,经受磨炼才能使你绝处逢生,变得强大,拥有征服世界改变自我的信心。
不愿意改变,是因为你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