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死到哪里去了——《天蓝色的彼岸》读书笔记

《天蓝色的彼岸》2017-98

【英】希尔著,张雪松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死亡,是我们平常非常忌讳的一个话题。怕死,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而在我们看来,死亡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一个遥远、神秘的东西,所以我们一般很少会跟孩子谈论死亡。

但我跟儿子有过一次谈论死亡的经历,而且是儿子主动提起的。儿子那时还很小,估计只有三四岁时,那是一个晚上,我陪他睡觉,睡前照例聊一会儿天。他突然问我,爷爷以后是不是会死的?我短暂思考片刻,觉得直接给予肯定回答似乎不太吉利,于是说,我们将来都会死的。儿子又问,死了会怎么样?我说不知道。他突然就小声地哭了起来,说我不想爷爷死,也不想妈妈死,我也不想死,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死吗?我说,没有办法。

我没有想到儿子这么小就对死亡有了思考,不知是什么事情触发了他对死亡的思考。但跟孩子谈论死亡应该是一件必要的事情。郭初阳就曾经呼唤过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不知死,焉知生”,正确理解死亡对活着是有意义的。

《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就是用故事的形式跟孩子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它想象了一个小男孩哈里意外死亡之后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发现了很多人都将要去天蓝色的彼岸,但如果他们还有未完成的事情,那么就要先把事情完成了才能去。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个男孩阿瑟。阿瑟带他以幽灵的形式回到了人间,让他回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哈里回到人间之后,领悟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现实世界并没有因为他的死亡而发生重大变化,地球照样运行,他的同学照样玩耍上课,他的座位被别人取代,同学和老师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悲痛。但他也发现了同学们是想念他的,连曾经的死对头都敞开心扉表达了没能跟他成为朋友的悔意,还为纪念他种下了一棵树。

其次,他发现了自己的父母和姐姐依然沉浸在失去他的悲痛中。他姐姐更是后悔在他死前对他说了气话。哈里用幽灵的方式与姐姐和解,并表达了对对方的爱。最后,哈里终于完成了与家人的告别,回到了另一个世界。

哈里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所谓天蓝色的彼岸,就是生命之海。在那里,每个死去的人又可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像落叶归根一样变成泥土养分——你会在每一个生命里,就像你身体中有以往每一个人的一部分。

我想,我的死亡也是这样吧。当我死了,世界肯定还会照样运行,正像书中所说:“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但我死了,并不是一切都“完”了,“结束”了,我在这个世界会留下很多痕迹,在人们的思想里、记忆里,成为了别人生命的一部分。

这样想的话,是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就会少了一些呢?

2017-12-16

݈�@N^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如流水,类似这样的描述,述说着时间的飞流,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从牙牙学语到步入小学,再到现...
    昱晴姑娘阅读 1,616评论 0 4
  • 这周我读了一本关于死亡的故事书,名叫《天蓝色的彼岸》。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活着的人大多都对死亡这么害怕...
    RuT阅读 401评论 1 3
  • 世上只有妈妈好,每次想起来了妈妈,我的心里都万分的难过,妈妈已经离开我十二年之久了!我多么羡慕那些有妈妈的孩子...
    简明估阅读 193评论 0 3
  • 文/DoDo 这是第二次来太白山,你还爱我吗? 时间:2015年6月6日-6月7日(怎么这么靠近高考时间,当时还没...
    QueenDo阅读 653评论 1 2
  • “Shall We Talk Shall we talk 就当重新手拖手去上学堂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
    若浔wfsindy阅读 31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