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波特是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现代个性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兴趣主要在于意识部分,而非难以确定的深层潜意识。
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简要介绍下这位心理学家的主要思想:
1.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的密切联系,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计划,意愿,价值观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动机。
做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在其行为背后一定有深层动机的存在,否则就懒得动;而长久坚持地做一件事情,更是需要受到其固有认知的影响。
所以,不光要看这个人在正在做什么事,更要理解他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奥尔波特: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正如两个人不会具有相同的特质结构一样,两个人也不会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
所以,打算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动机层面去影响,让其自动做出调整,而你也顺理成章地达成了目的,其乐融融。
比方说老婆回来不想和你讲话,你反复唠叨,为什么你不和我讲话,这么问简直是毫无建设性的废话;你应该自己意识到,因为啥事情她不鸟你。
哦,原来是,这两天不肯做家务,好吃懒做。
好了,我现在立即动手,把房间收拾收拾干净,然后这个不和你讲话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2.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人生所要面对挫折当然越少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避开一些危险,跳过一些深坑;尤其不要去冒一些大风险,除非身处绝境之中。当然,碰到挫折,应该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的消沉,有一个周期的恢复,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谁也不是钢铁侠。
但在一点点小事面前,就不知道怎么办,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哦我的天哪,显然已经偏离了正常人格。
在生活中,应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承受压力的积极观念。
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积极看待问题,正向思考,进而养成一种习惯;那么才能够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时候,更有可能调试自身的心情,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无论面对啥困难,都应该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装也要装出来,没事儿没事儿,再挤出尽可能多一些的笑容;装着装着你就习惯了,就真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了。
3.健康成人看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
这句箴言也就是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客观看待问题,不是自我欺骗。
尤其不要把问题夸张化,胡思乱想,自己吓唬自己。
遭遇挫折的时候,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就是:
1.虚构: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2.灾难化:夸大消极事件。
3.糟糕至极:认为发生一件不好的事情,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乃至是一场灭顶之灾。
4.过分概括化:以一概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
当然,也不要盲目乐观,认为这件事一定顺利,马到成功,这个人一定能帮助我,我们都认识多少年了;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好的。
只有,在确定实际情况后,才可以根据现有状况作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4.实用型价值观:看重事物的功利价值,明确学习的用处,追求实用性,讲究经济效益,追求财富积累
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讲,任何行为都出自人的最原始动机,不管求名还是求利,其实都是一种内在动力自动自发地在运行。
想要热情洋溢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当然是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好处,这点儿完全没毛病。
任何人的努力,都是因为知道在努力过后,会使得自己获得幸福,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会让自己更加健康长寿。
哪怕帮助他人,无非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情愉快,乃至于获得福报,好人有好报么。
都有深层动机存在,才可能产生动力,去积极地采取行动。
5.信仰型价值观:追求理想与信仰,喜欢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注重精神生活与道德修养;凡事随缘,顺其自然;相信宗教与自然的力量,有人重视今生,有人重视超越现世的价值,也有人对两者都很重视
最好的选择,就是重视今生,想办法让现有生活过得幸福。
除此之外,也同时允许每个人有不同信仰,不管无神论也好,有神论也好,只要能够让心灵得到安慰,就是属于你的好方法,就是好观念。
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在不可控制的范围;可以信仰有个地方去,在那里有善人居住,得以无惧于死亡,当然是好事儿,是一种属于你的内在积极的观念。
当然,对于两者能够同时重视,是最划算的活法儿。
奥尔波尔还认为类型相似的人容易亲近,而不同类型的人难以相处。
但是人的价值观不同,并不代表他们就永远无法达成共识;彼此尊重,理解对方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追求伴侣,选择朋友的时候,还是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因为要一起走很远的路,大致的理念相同,目标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吵吵闹闹过一辈子是不现实的。
1939年,奥尔波特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42年,在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并任系主任。
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的代表作有《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人格的本质》以及《成长: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