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星期日,上海宏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赵小连】感恩日志第966天
【家庭关系那点儿事!】
婆婆回老家陪姥姥,两个多月终于回来了。今天周日,在家,下午我们娘两聊天,我谈到国庆回家一亲戚家因为儿子儿媳结婚后,尝试着和公公婆婆相处,结果媳妇嫌弃公公在家里不方便,要求留下婆婆,让公公回家,老夫妻两感情一直很好的,公公身体不好,婆婆肯定是要照顾他的,现在媳妇提出要分开两老人,那肯定不行,儿子也不同意,但似乎又拿自己老婆没办法,就在旁边租了房子给老人住,帮他们接送孩子幼儿园……相处过程中,任然觉得相处不好,于是给娘家妈一说,这娘家就一个女儿了,性格也很急躁,可不愿意,丢掉一切迅速就跑来女儿家了,两方父母都在一起,公公婆婆一是感觉资源浪费,租房也花钱,而公公婆婆的接送孙女儿的工作娘家妈妈取代了,觉得闲着花钱不如回家,有房有退休金,生活上不给他们增加负担……娘家妈妈给娶了个上门女婿一样的相处,关系非常不和谐,女婿考虑到父母身体,一直强忍着。在小两口关系中没少起到“催化”作用,最后女儿虽然结婚,可只适应于自己娘家妈妈的生活相处,儿子虽然娶妻,但是父母不能一起相处,公公婆婆有孙女儿不能带,心理个很不是滋味,回老家了看看孙女儿大部分通过网络,两老口彼此担心着未开要谁先走了,不能互相照顾了,老伴该何去何从。知道婆婆真的走了,公公只能留老家,儿子希望父亲在自己身边,但工作生活在另外的城市再加媳妇儿的不同意,非常痛苦……
其实每家都存在老人和媳妇,女媳个丈母娘丈人的相处问题,我个人觉得都很正常,因为毕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性格,都会存在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但是目标得一致:好好努力营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如何做到?传统经典告诉我们很多方法:讲话品质,各就各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聊到这里,我在想,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如何才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1.各就各位,拌好自己的角色。公公婆婆和娘家父母还是不一样的,嫁出去的女儿有自己的家,要学会与自己新家庭的生活,努力去适应媳妇的角色,公婆的角色,娘家人的角色,不能随意占错了位置,导致在该适应的阶段失去了适应成长觉知的机会,娘家人把位置摆好,估计自己的女儿学会与自己的公公婆婆相处,而不是自己去占了角色。当然,上门女婿另当别论。
2.一家人的目标要一致。现在有一种观点:老人不愿意和儿子住一起?我在想为什么?根源就是在于不敢面对问题,必定不积极面对的一方就想逃避,如果大家都为:营建一个和谐家庭为目标。那么,估计各自都会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公公婆婆一不开心就想逃避,哪儿媳妇女婿遇到问题是该面对还是逃避,回娘家,离婚还是共同来解决问题!?谁做榜样?
3.过度依赖。当今社会,似乎离开了娘家人,日子过不去一样。那是因为什么?逃避和自私。不敢努力去面对自己的另外一半的老人,不敢面对出现的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让自己心里舒服的就一定是好的吗!?”对于媳妇的角色来说,学会与公婆相处是一种责任!其实儿子希望有家有孩子了,能孝敬照顾自己的父母,回家能看到自己的父母,和父母在一起的,只是他们一般不说而且,在家里能帮忙做什么,并非最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和会经历这样的问题?又怎样呢?!我也在经历,我相信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积极面对的或者成全他人。而成全他人的尺度一旦把我不好,可能就会误了他人,未必真的就是好事。而相反,经历才会让我们成长,再做事,解决问题中前行,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光明,真正解决问题!
【诵读《道德经》】:2遍/本月累计30遍
【拳操舞】:1遍/本月累计4遍
【静心打坐】:30分钟/本月累计8天
总是感恩,总是精进,总是知足,总是微笑,总是立德!感恩老师的教诲!祝福人人收获家庭和谐,勇敢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