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马说》一文中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千里马们的悲剧,没有伯乐们的认证,就算是千里马又能如何?而更深层的悲剧是,这世上,有能力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少之又少!那些暂时或永远被埋没的“千里马”们在未遇伯乐之前,内心该是何等压抑呀?大才如李白,在未崭露头角之前,也曾追问过,这世上还有伯乐吗?于是,他写下《夜泊牛渚怀古》,原文如下:
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在一个秋夜,诗人乘坐的船停泊在了牛渚山脚下。当晚,皓月当空,苍蓝色的夜空下没有一丝云彩。月光下的西江苍茫浩渺,万里无云的夜空寥廓空明,在夜幕中,江面和夜空浑然一体。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的思绪也越飘越远。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诗人站在船头仰望夜月,徒劳地想起曾在牛渚山一带镇守过的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牛渚山位于安徽当涂县西北,谢尚镇守牛渚时,曾在西江泛舟赏月,恰好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中吟诵自己写的《咏史》诗,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从此,袁宏名声大振,后来官至东阳太守。诗人望月之时,想起这段历史,羡慕袁宏得遇伯乐,自己却没有这般机遇。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诗人对自己的才能无比自信,相信自己也能吟诵出袁宏那样的咏史诗,只是可惜没有像谢尚那般识贤的人听了。此时,诗人的思绪从历史回到自身,尽管自己也像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可是却没有欣赏自己的伯乐。如此一来,留给诗人的只有无可奈何的喟叹了。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这儿,这里大概只有漫天枫叶飘落纷纷了吧?在第三联中,诗人的情感极其压抑,为了保持诗歌的蕴藉美,在最后一联,诗人宕开一笔,想象明早离开牛渚山的场景,被漫天飘飞的枫叶所遮挡的,是诗人渐行渐远的落寞背影。
虽然暂时落寞,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虽然暂时遇不到“伯乐”,但诗人一直坚信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虽然暂时遇不到光,但诗人一直相信自己是一块金子。正是这份自信,使诗人成为自己的伯乐,他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他肯定他自己,凭着这份自信,他在诗坛上纵横驰骋,终于留下“诗仙”的美称。